甘小燕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家推進,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需求。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的重點與難點,想要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要求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合作教學作為教育改革的衍生品,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 合作學習模式 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31-02
引言
在當今的教育領域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愈加廣泛,能夠有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但是,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合作教學模式的理解不夠深入,使得教學模式過于流于形式,無法充分發揮合作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認識在合作教學模式的實質性內容與重要性,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結構作為出發點,保障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做到一切以學生出發,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組分配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即學生的數學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都存在著一定差異。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保障學生小組的均衡性、合理性、科學性,要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要求:第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狀況、性格層面進行充分分析,保障每個學習小組的數學能力能夠大致相等,保障每個學習小組都有學習優異的學生、學習較差的學生。第二,小組人員不宜過多,同時為了保障課堂效率小組成員也不能過少,通常情況下,每班4~6組、每組5~8人最佳,當然,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情況適當調整。第三,分配成員角色,保障每個學生都有發揮空間。通常情況下,可以設置為小組組長、引導員、提問員等。
二、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結構,保障小組教學的合理性
想要充分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積極作用,就必須要保障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教師所提出的討論內容也必須具備可研究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為了保障合作學習模式的合理性,教師要對合作教學模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即合作教學模式也存在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教學模式,例如學生初次接觸函數內容,這些內容對中學生來說極為抽象,如果采用合作教學模式勢必起不到效果。因此,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首先要確定知識內容是否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與合作學習模式需求,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重點突出知識重點與知識難點,以及探究問題的開放性與科研性,為合作學習模式奠定基礎。
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該教學內容組織合作學習模式。首先,為了保障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對勾股定理有一定的認識,或一定的啟發,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現一些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的性質等內容,之后針對課件上的內容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學習(提出問題環節):①圖片中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②同學們能夠找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嗎?教師呈現出直角三角形的有關內容能夠讓學生對勾股定理有一個初步了解,能夠保障合作學習能夠順利實施,保障課堂提問的可行性與合理性,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發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引導作用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自控能力也不夠強,教師除了要維持課堂秩序之外,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梳理問題知識,待到學生合作學習完畢之后,針對學生小組的共性問題展開針對性教學。
四、構建多元化總結與評價體系
課堂評價與總結是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課堂總結需要教師對學生小組探討結果進行整合、分析,對小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課堂評價必須要遵循客觀性,對于表現優異的小組給予獎勵;對于表現不理想的小組給予鼓勵。此外,必須要創新總結與評價模式,保障總結與評價的多樣性,例如小組互評、個人評價、教師總評、組內評價等,進而保障評價與總結的有效性與客觀性。
結束語
合作學習模式是當代教育領域中應用極為廣泛的一種教育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力與創造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數學教學”轉化為“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潘良杉.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22-23.
[2]樸昌虎.淺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與應注意的問題[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