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
摘 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語文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趨勢,也是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采用恰當的教學形式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手段
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其也為教師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也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與形式,結合實際情況設計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而使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我就簡單闡述一下我的教學看法。
一、運用直觀的教學用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教學用具進行課堂教學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形象思維比較強,面對直觀形象的事物,他們也就具有更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借助于一些簡單的教學用具,很容易就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課文《蘋果里的“五角星”》時,教師就可以拿幾個蘋果去上課,在課堂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這個蘋果里有什么?切蘋果的方法有幾種?”由于小學生對于蘋果都很熟悉,他們平時也經常吃蘋果,面對教師的提問,他們就會積極地回答問題。在課堂氣氛活躍后,教師就可以引入教學內容,讓學生想一想蘋果里是否有“五角星”,這樣新奇的想法會將小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地調動起來,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如何才能看到蘋果里的“五角星”。通過這樣的逐步引導,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了學習中,從而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運用藝術的教學情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氛圍是調動學生情感的必要因素,教師在小學生的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自己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還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變化。面對缺乏一定學習能力與自律意識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以及與學生的交往能力都變得十分重要。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教學藝術來化解課堂上的問題,在處理各種問題時,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例如,在教學《李時珍夜宿古寺》這篇課文時,有的學生會提出“李時珍沒有時間觀念,他應該在天黑之前就準備好回去,養精蓄銳,第二天才能更好地搜尋藥材”這樣的觀點。面對學生提出的這種觀點,教師不能全然地否定,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相反,教師還要肯定學生積極思考的好習慣,并提出學生可以接受的觀點。如,教師可以說:“本文主要是探討李時珍嘔心瀝血著書的過程,我們要學習他堅韌的意志,當然,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合理安排時間,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進而可以科學地安排自己的事情,在生活和學習中盡量做到有條不紊。”通過這樣的解釋,學生既能走出狹小的思維空間,也能受到啟發與鼓勵,更有助于學習學習效果的保證。
三、運用現代的技術手段,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尤其是以多媒體設備教學為主的方式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多媒體將聲音、視頻、圖片等功能集于一身的特點使其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勢,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巧妙地使用多媒體,使其發揮出價值與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
例如,在教學課文《九寨溝》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九寨溝的美景,在播放視頻的同時配上悠揚的音樂,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作用下感受九寨溝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在教學課文《嫦娥奔月》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個動畫片,生動形象的動畫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的內容巧妙地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內容,為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奠定基礎。
總之,采用多重手段輔助教學,以打造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是新時期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時,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設計教學環節,從而切實地改善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與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康同改.課堂本多彩,巧借妙用是根本: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新校園(中旬),2015(4).
[2]張常偉.試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