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杰
摘 要: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也是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主要教學途徑。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時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形式與方法,從而構建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與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方式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意識逐漸減退,沉悶乏味的課堂氛圍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遵循新的教學原則,采用新穎的教學形式與方法開展教學,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地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我的教學看法。
一、多樣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最初環節,采用恰當的課堂導入方式可以使整節課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作為課堂教學過程的開端,導入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巧妙地設計,從而為實現有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渡河少年》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聯想自己無法搭船過河時還能采取什么方式過河,或者在搭乘公交車時沒錢,但是距離目的地很遠,那么要采取什么方法到達目的地呢?通過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從而有助于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有利于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再如,在教學課文《西湖的綠》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西湖的美景,讓學生觀看靈隱、蘇堤、花港這三處景點,通過視覺的體驗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內心對美的向往與期待,進而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組織教學,注重引導
教學是課堂的中心環節,教師要組織好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從而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從“學會知識”到“學會學習的方法”轉變,進而實現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課文《竊讀記》時,學生很容易對于課文中事件的發展過程、課文所要表達的主旨進行總結,但是對于課文中的細節描寫,大部分學生卻很難體會其中的妙處。那么教師就可以著重地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詳細的動作描寫,并讓學生寫一段經歷,跟課文中的寫作手法進行對比,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課文中細節描寫的好處,也有利于寫作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再如,在教學課文《匆匆》時,由于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課文中的語句描寫優美,感情豐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課文中的情感,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認知,使其懂得珍惜時間,認識到時光的來去匆匆。并且,課文中整齊的節奏感也會讓學生體會到語文文字的優美,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綜合評價,全面培養
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最終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也可以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從而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優缺點,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的能力。另外,教師還要對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與總結,以便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
在進行學習成果的評價時,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評價,這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課堂的檢測問題,如讓學生默寫生字詞、說出課文中重點段落、重點句子的意思等,當然,通過這些題目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是不全面的,但是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定量的評價指標。另外,教師還要考慮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積極程度、回答問題的準確程度等,通過將這些定性的評價指標與定量的評價方式相結合,可以使師生的評價更為綜合全面,也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在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情況后,他們也會積極地朝著好的方向改進,從而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總之,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是新時期的教學要求,也是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要實現這個教學目標,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采用多樣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組織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進而切實促進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為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提供必要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史曉慧.小議高效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A].2016年6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2]吳奇.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卷[C],2015.
[3]楊秀艷.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3輯)[C],201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