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修鋒
摘 要:障礙跑訓練是小學體育課程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小學生通過障礙跑訓練掌握熟練的跑、跨、爬、繞等一系列動作,訓練學生的身體協調素質,慢慢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加強學生的團結意識。但是,現階段障礙跑教學的狀況并不是特別樂觀,學生對其都有一定的抵觸思想,不喜歡、不想跑是學生的真實想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在障礙跑教學中滲透“以學為本”的思想,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點,制定出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策略。提出了一些在障礙跑教學中滲透“以學為本”思想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障礙跑;教學滲透;以學為本;方法策略
障礙跑是在田徑賽場上跑越一定障礙的競賽項目,其將長跑和跨越障礙相結合,可以鍛煉人的身體靈活性,使人能夠自由靈活地運用跑、跨、爬、繞等一系列技能,并且可以訓練人的速度、肌肉力量、身體平衡以及協調能力。在小學體育課中引入這一項目,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每位學生的心理、身體素質都具有一定的差異,如果不根據學生的承受能力盲目地進行訓練,只會讓學生對其產生恐懼心理,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在障礙跑教學中必須要滲透“以學為本”的思想,遵循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心理素質,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適合每一位學生承受能力的訓練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障礙跑教學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一、激發興趣,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練習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始然,只有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喜歡學,才愿意學,才會認真學,教學效率才會提高,教學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果。而“以學為本”的觀念就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關注學生的特點,發揮每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而這些所有的前提,都是要學生喜歡,因此,老師在進行障礙跑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障礙跑的樂趣,體驗進行障礙跑獲得的成功快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學生的身體靈敏性和平衡性。例如,小學生處于多動、喜歡玩的年紀,老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障礙跑教學中引入游戲的因素,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障礙跑的興趣。老師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四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想三個進行障礙跑的方案,最后,抽取一個作為學生進行游戲的方案,由想出這個方案的學生告訴其他學生游戲規則,老師在學生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及時進行鼓勵、引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就會將障礙跑當成是在做游戲,學生興趣自然就會提高,也愿意積極主動地去進行障礙跑練習。并且,筆者在課堂上進行障礙跑游戲之后,發現學生也將這一游戲帶到了課下。
二、進一步理解“教材是載體的含義”,發揮障礙跑的多功能作用
老師一定要充分理解“教材是載體”的含義,了解課前教材設計對課程的巨大作用,并且做好教材工作,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將奔跑、跨欄、攀爬、繞過障礙物等活動與奔跑完美地整合在一起。老師的教材要素包括很多方面,不能只是練習的規則和過障礙的方法,還應該提前設計好跑的距離應該設多遠,障礙物應該隔多長的距離比較合理;設計小組如何分組,如何合作。老師課前設計好這些,會節省很多課堂時間,給學生留更多的時間,在進行完準備工作之后,老師要合理地引導學生嘗試每個要素,并且及時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心理產生的一些問題、矛盾,及時對學生進行疏導。并且在課堂中,老師不能只讓學生進行障礙跑訓練,還應該讓學生進行場地布置、人員分工安排的工作。經過提前設計、整合的課堂,能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共同合作進行障礙物的搭建,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通過在障礙物中奔跑可以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通過提前設計的課堂,能夠充分挖掘出障礙跑教學的作用,不僅訓練了學生跑、跨、爬、繞等基本技能,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強了學生心理素質。
障礙跑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素質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強制性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障礙跑談之色變。為了使學生改變這種狀況,在障礙跑教學中滲透“以學為本”的思想成為必要途徑,將課堂完全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障礙跑這項運動,能夠自主進行訓練,從而讓學生掌握跨、跑、繞、爬等技能,訓練學生的身體靈敏度和平衡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周屹嵩,周文凱.關于“以學為本”體育思想的新思索[J].考試周刊,2010(55).
[2]許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9).
[3]呂鵬.小學體育水平二障礙跑教案[J].青少年體育,2014(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