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渭岷
摘 要:新課程改革強調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語文課程教學中不乏身影。這種教學模式,是孩子們交流與表達的一個平臺,可使學生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得到鍛煉機會,是形成語感、培養合作精神的肥沃土壤。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怎樣優化合作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如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互補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培養小學生正確地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正確地合作學習呢?
一、“定向”是學生合作學習的開始.
(一)所謂的“定向”即確定這課的重點。因為目標明確,同學們就可以駕駛自己的思維的汽車向目標行駛。在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的教學中,我們是讓學生通過預習后,提出學習的目標,利用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學生獨自定向,勢必缺乏廣度、深度,思維必定缺乏廣闊性,思維的汽車也定將受阻。只有發揮學生群策群力的作用,讓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同桌、四人小組等形式合作參與定向,所定的“向”才具廣闊性、深刻性,才具有學習、思維的價值。
(二)在眾多的合作形式中,學習小組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因此小組的組建就顯得尤為重要。分組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一般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組。分組要靈活,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差異,綜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搭配分工。組長一般先讓能力強、學習較好并且樂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擔任。組長按學習的要求,組織小組成員交流、討論、朗讀、爭辯等。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學習后,輪流讓每個組員當一當組長,展示展示他們的領導和組織能力,體驗一下成功的喜悅。
二、發揮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并非所有內容所有時間都要合作,根據我們語文教學的特點,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讓學生合作參與。
(一)預習合作。課前預習,可以淡化教學難點,減輕課堂教學負擔。小組合作學習,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組合作查閱相關資料,組內交流,大大提高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檢查預習效果中,每組對字詞掌握都過關,并出現了思維火花。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小組合作完成了預習任務。
(二)課堂合作。在課堂學習時,學生常會遇到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這是一個艱苦的創造性思維過程。此時,教師應先讓他們獨立思考,再合作學習。在充分討論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結合小組其他成員思路,常常會相互受到啟發而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使創新能力得到培養。《跳水》一課理清人與猴子的聯系能幫助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我讓學生小組討論合作用示意圖表示,學生異常活躍。整個教學中,學生不僅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了課文內容,也學會了在集體中相互協調、團結探索的規則和方法。
(三)課外拓展合作。課外學習情況的互檢互助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延伸。俗話說:“熟能生巧。”合作學習僅在課堂中培養、訓練是不夠的,還應該把它延伸到課外中去,讓學生時時不忘合作的精神,互相間能長久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這也為小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合作的氛圍,為今后的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課外 我就指導學生針對平時的學習情況(如預習、復習、作業等)開展過“二關”互檢互助的合作學習活動。第一關是同桌關,讓同昩間相互合作,通過口頭、書面、表演等形式相互檢查,指出足,并合作必進、提高。第二關是語文組長關,要求學生在過第一關的基礎上,做出進一步學習后,請各組語文組長進行檢查 ,指出不足,再次合作改進、完善。對此活動學生興趣很濃,久而久之,學生間互檢互助,互助互學的合作學習就形成了一種風氣。
三、討論是學生獲得合作學習成功喜悅的重要方式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討論是思維的交鋒,提出問題,發動討論激思。組織討論是學生合作學習的一種主要形式。討論是學生相互合作和眾人之臂,從多角度,多方面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獲取知識,發展智力的活動形式。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讓學生相互合作,展開討論,學生能彼此之間相互交流,發表各自的看法,沒有心理障礙,自然能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學習討論中,思維也就活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能找出多種答案,甚至是創新地發現解題的方法或答案,并從中獲得合作成功的喜悅。如有位老師在教學《科利亞的木匣》時,針對“科利亞為什么開始沒有挖致匣子,后來又為什么到了?”這一難題,學生一時難以解決的情況,這位老師沒有急于講解,而是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結果,在全班交流時,有個小組竟創造性地將數學中的線段圖引進語文課堂來分析、解決語難題。步子大小:這一創新發現,令在場聽課的教師們始料不及,以至為他們出色的表現鼓掌。此時,學生合作學習獲得成功的喜悅就不言而喻了。而這一切當歸學生的合作討論。在這方面筆者也作了不少嘗試,實踐告訴我:在獨立思考前下,讓學生針對一些重難點問題或心得體會等內容,開展同桌、四人小組等形式合作討論,能充分發揮學生間優勢互補、互幫互助的群體合作的作用,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培養、訓練。
總之,有效的合作學習不是輕易就能達成,這需要教師對合作團體的組成精心安排、組織和培養;對合作活動的時機精心把握。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實踐,去反思,去提升,就一定能讓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