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當前跨境電商人才供需關系的不平衡,指出校企合作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崗前培訓的重要性,明確跨境電商崗前培訓的目標和內容,提出基于頂崗實訓的跨境電商崗前培訓模式,以期培養實踐型跨境電商復合人才,打破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瓶頸。
【關鍵詞】校企合作 跨境電商 崗前培訓
一、跨境電商崗前培訓的重要性
跨境電商行業是在全球互聯網+背景下快速發展起來的,融合了傳統外貿與電商運營的特點。從市場反饋來看,當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與供給嚴重不平衡,一方面,跨境電商企業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具有一定職業技能和實戰訓練的中高級人才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高校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畢業生卻面臨就業難的問題,大專院校中電子商務類專業學生的對口實習率不到35%,對口就業率不到25%,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斷層正是由于缺少了必要的崗前培訓環節。改革當前跨境電商人才培訓模式,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增加有效的崗前培訓環節,有利于培養實踐型跨境電商復合人才,打破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瓶頸。
崗前培訓即員工在正式工作之前,由用人單位提供的與崗位工作相關的培訓。崗前培訓又被稱為新員工培訓(New Employee Orientation),是備受企業關注的一項培訓活動,崗前培訓的內容因企業所在行業不同而有所差異。跨境電商崗前培訓是學校和電商企業聯合組織有跨境電子商務就業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就跨境電商崗位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進行短期的集中培訓,培訓內容一般涵蓋外貿流程、開發客戶和報價技巧等外貿業務課程和外貿網絡平臺運營的實操課程等,目的是幫助學員快速掌握平臺實操技能,適應就業崗位。
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過程中,院校從人才培養角度建設理論課程體系,培養理論教師,提供基礎實驗場所及設備,企業則需充分發揮自身企業優勢,提供實踐教學內容、企業導師和實踐機會,并最終以頂崗實訓的崗前培訓方式培養學員的實際操作和崗位勝任能力。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滿足學校教改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另一方面可以為企業輸送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最終實現校企雙贏。
二、跨境電商人才崗前培訓的目標和內容
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瞬息萬變,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也與時俱進,要求人才根據行業發展需要掌握相關技能??缇畴娚倘瞬诺膷徢芭嘤栆恕耙阅芰橹行摹钡幕灸繕耍紤]到跨境電商人才在企業中的實際作用,培養其具有跨境電商崗位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的知識與職業技能,以及跨境電商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和崗位勝任能力;同時需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素質,了解跨境電商學習的實用性和前瞻性。崗前理論培訓結束后,安排學生去相關電商企業定崗實訓,提高學生跨境電商平臺的實操技能,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成功就業,同時滿足電商企業的崗位需求,達到校企雙贏的目的。
跨境電商人才崗前培訓的內容既要滿足電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又要體現崗前培訓的特點。崗前培訓內容以學校和電商企業開展的電商理論課程為基礎,以跨境電商企業為平臺開展實訓式培養,此外,還包括對學生的個人工作態度、學習能力、反思能力等素質訓練。首先,跨境電商理論課程涉及全球速賣通平臺操作、國際物流費用計算、產品上傳優化等,同時提供針對速賣通等平臺運營的實操課程,目的是幫助就業生能夠快速掌握平臺實操技能,適應就業崗位。理論課程結束后,招聘企業將會直接到場進行一對一的人才面試,現場面試成功的同學,在培訓結束后可以立即到崗工作。在企業頂崗實習過程從中,跨境電商中涉及的運營、物流、倉儲、IT、設計、支付、結售匯、營銷、商品開發、采購、客服等技能,得以反復實際操練并最終得到全面提升。
三、基于頂崗實訓的跨境電商人才崗前培訓模式
(一)校企聯合搭建培訓平臺
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迅速,企業需要跨境電商人才根據行業發展需要掌握相關技能,單純依靠院校資源,閉門造車培養不出符合行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跨境電商人才。高校的教學環境和企業的經營環境相差很大,學生在學校環境下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學習無法完全適應企業的真實運營需要。此外,為緩解日益增長的跨境電子商務需求和人才缺乏之間的矛盾,阿里巴巴集團攜手各大電商培訓機構開展了“百城千?!庇媱?,宣布將與有關高校、企業、培訓機構等多方聯合,力爭三年內培育出100萬名跨境電子商務領域人才,助力中國外貿轉型升級。因此,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主體應該是校企雙方,學校應主動尋求與企業合作,尤其是崗前培訓環節,校企雙方可以通過阿里巴巴第三方電商服務平臺搭建跨境電商崗前培訓平臺,完成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
(二)建立短期實戰型崗前培訓平臺
在學校與電商服務企業確立合作意向后,企業得以在學校支持下入駐學校,面向商務英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相關專業畢業班學生開展宣講、面試和溝通等諸多環節,挑選出有一定英語基礎,并希望以后能從事跨境電商相關創業就業的學生,組建跨境電商崗前培訓班,校企合作開展崗前實戰培訓。一方面通過與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平臺進行資源對接,以崗位技能為模塊,搭配跨境電商仿真實訓平臺,以學生組隊模擬和分角色操作體驗,將工作技能的教學融于跨境電商技能實訓平臺的具體操作中,更直觀更真實地鍛煉崗位所需技能,熟悉跨境電商真實線上平臺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對學員進行短期就業素質培訓,引導其持有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積極進取、敬業愛崗的工作態度;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
(三)按時跨境電商崗位頂崗實訓
在完成跨境崗位基礎理論培訓和實操演練之后,學員獲取相應的跨境電商人才證書,第三方電商服務企業組織平臺優質企業與學生進行雙選,最終讓學員在企業相應崗位上進行頂崗實訓,為學生提供全真的實踐環境和機會。校企雙方共同制訂實習計劃項目,電商服務企業派專業人士跟進學生的頂崗實習,適時給予專業的指導,同時由企業中經驗豐富的管理和技術人員擔任實習生的師傅,開展現場授課,解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從而使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中培養跨境運營素養,發展跨境創新技能。短期實習結束后,學生和實習企業進行雙向選擇,畢業即可就業,學生可直接成為企業的員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隨著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懂得跨境電商的新外貿人才將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完善和改進跨境電商人才崗前培訓環節,有助于提高電子商務相關專業學生的對口就業率,同時也能更進一步滿足企業對相應崗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實現學校和企業在人才供求方面的“無縫對接”,有助于破解制約跨境電商人才短缺的難題。
基金項目:2016年度浙江省高校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課題名稱:校企合作視閾下跨境電商人才崗前培訓模式研究;課題代碼:FG2016123。
作者簡介:潘愛琴(1980-),女,浙江蘭溪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