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思想意識越來越高,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國中職教育問題不斷暴露,改變中職學生學習力不足問題,促進中職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發展成為有就業優勢、有發展基礎的高素質勞動者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圍繞基于體驗教學的中職書法教學展開,希望能夠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進而在提高我國中職學生書法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體驗式 書法教學 中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01-02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基于崗位需求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促使學生成為“技能+素質”型人才。然而由于我國中職學生的質量普遍較差,進入中職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們的“無奈之舉”。也因此,當他們踏入中職院校之后,普遍存在缺乏學習動力問題。書法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然而現階段我國中職書法教育正遭遇著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學參與度不夠等等問題,嚴重的制約了中職書法教育的發展,為了解決不良教學現狀,有學者提出在書法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興趣是一個人長期堅持某項事物的最根本原因,我國傳統教育教學之所以缺乏實效性是因為枯燥的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育者沒有幫助學生建立渴望學習的沖動,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并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體驗式教學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與真實情況更為貼近的場景中,學生能夠更加自由地與其他人進行經驗的交流和分享,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動,學習效果也自然更讓人滿意。體驗式書法教學能夠拉近學生與書法之間的距離,學生在欣賞、臨摹書法的過程中彰顯出更強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親身實踐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了一種類似于娛樂的教學模式,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展示了張揚個性,更感知快樂與成功,教學自然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體驗式書法教學策略分析
書法審美基于人認知的“三性”,即感性、理性,悟性三者。感性能夠幫助人體驗外界刺激,進而感受書法線條美;理性能夠幫助人歸納演繹思維,使人從抽象的書法中獲得一般原理;悟性能夠提高心靈感悟,幫助人完成自我完善。書法審美“三性”對培養人書法素養意義巨大,因而體驗式書法教學的落實也可以從“三性”角度出發:
(一)基于感性的賞帖與選帖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很多人在接觸中職書法教學之前并未接觸過書法學習,他們對書法一竅不通,如果教育者盲目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極可能弄巧成拙,挫傷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興趣。因此教育者應利用課上時間開展書法欣賞活動,善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廣泛欣賞不同書法作品的機會。賞心悅目的書法藝術欣賞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藝術享受,教育者應趁熱打鐵,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字體,如歐體、柳體、趙體等,讓學生們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一種字體作為自身后續學習的主攻,并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書法基本功。
(二)基于悟性的讀帖和臨帖
讀帖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感悟書法風格,臨帖能夠幫助學生關注書法字體的結構特征。因此讀帖和臨帖的有機組合既能訓練學生的通篇風格定位又幫助學生把握書法字體的局部。讀帖和臨帖是古今中外成功書法家的金科玉律,是他們汲取前人精華使之為己所用的根基。因而中職書法教育者在落實教育的時候,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在指導學生臨帖之后,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比原帖,要幫助學生從藝術性以及規范性等多個角度分析自己的作品,進而能夠在“得魚”的同時“得漁”。值得一提的是,讀帖、臨帖是一個需要回環往復、循序漸進的工作,尤其是與原帖對照的過程,教育者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要為學生預留空間,要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熱情、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三)基于理性的換帖和脫帖
書法理性認識是書法審美的最高階段,因而在學生臨帖到達一定境界之后,教育者應指導學生換帖,積累學生功力,培養學生悟性,幫助學生掌握多種書法精髓。受客觀條件制約,不同學生的悟性不一,悟性高的學生三兩個月即可以將某種字體臨摹的“有模有樣”,而悟性低的學生則可能需要相對更長的時間,教育者應培養學生評價自身書法是否具備“書法味”的能力,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在掌握某種字體之后更為及時的換帖。當換帖到達一定程度,學生掌握了各異的書法風格,此時則可以進行脫帖,繼而形成自身獨特的書法個性。
三、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國中職教育問題不斷暴露,改變中職學生學習力不足問題,促進中職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發展成為有就業優勢、有發展基礎的高素質勞動者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綜上所述,教無常法、學無常態,為解決現階段我國中職書法教育問題,教育者應善用新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用有趣、靈活的教育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的進行學習活動。雖然現階段我國中職書法教育并未獲得讓人滿意的效果,但是相信通過教育者們的不斷努力,我國中職書法教育一定能夠獲得突破,我國中職教育也一定能夠因此獲得巨大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晁亞若.孔子學院書法教學調查及書法體驗課教學設計[D].山東大學,2015.
[2]娜明(Nomin batdorj).蒙古中學體驗式中國文化教學現狀調查與教學設計[D].山東大學,2015.
[3]董芳芳.對外漢語初級書法課教學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張貴榮(1967-),男,甘肅甘谷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書法教學和書法創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