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剛
【摘 要】隨著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要求,中等職業教育事業得以快速發展,由常規教育、傳授型教學向職業型教學進行轉型。足球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的重要課程之一。文章根據作者多年教學經驗以及足球教學與職業教學的特點, 對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論述,以培養學生的足球職業能力。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足球教學 職業能力 培養
一、引言
在現代教育中,職業學校是傳授、學習、應用知識的主要陣地,同時又是各類高素質職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如何培養出高素質、具有實踐能力較強的職業性人才,是各類職業教育學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足球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重要課程,在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現主要從以下幾點對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進行探討。
二、以職業教育特點為依據,滿足職業教育主體的需要
在一定歷史時期,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對職業學校體育教學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伴隨著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以往單一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學生主體的需求。中等職業院校體育的本質在于突出學生健康主題,創建“參與運動、增強體能、體育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職業素質”的教學模式,重點對學生健康人格、增強體能、提升綜合職業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意識以及鍛煉習慣,使其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以職業教育的特點為依據設計出“足球課+實用身體訓練課”的體育教學新模式。
三、足球課程應使職業實用,訓練內容充實
在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呈現職業定向教育的特點。在足球教學過程中,需對學生將來職業所需的身體素質與職業技能進行針對性訓練,以增強其體質,對相關職業疾病進行防控,達成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此過程中需采取各種體育訓練達到職業實用的目的,如選用壓腿、負重半蹲、深蹲、肩負杠鈴等方式鍛煉學生肢體力量,往返跑、長跑等鍛煉學生的速度與耐力,為將來的職業能力奠定良好基礎。對抗性訓練也是足球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在足球教學對抗中,可以充分表現出學生的體力、耐力以及一些足球技巧的應用,還包含著學生的一些智慧性、創造性的進攻方式。因此在中職足球教學中,教師應要求每位學生接受對抗性訓練,并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為其職業能力培養打下良好基礎。足球教學還需有協同性與教育性的特點。眾所周知,足球運動是以集體為單位競爭的體育項目,十分注重群體間的配合能力。在足球教學中,教師不能僅把注意力放在學生對足球技巧的掌握上,還應重視協同性的相關訓練。目前體育課程指標只強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注重強調學生的足球戰術與體能,因此在學生足球教學中,教師更應該進行多人訓練的練習,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
四、足球教材需反映職業教育內容
足球教學的教材需反映職業教育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中等職業學校足球課教材應選取鍛煉價值高、學生得以全面發展,提高學生鍛煉熱情、體現學科職業特點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具有可參與性、可觀賞性,且對學生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在選取足球教材時需體現專業特色。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材要結合學校專業的特點進行選擇,與實操課程結合,側重體現發展本專業職業活動所需體能素質的主題,選擇一些有助于加強學生今后實際工作所具備的身體、心理適應能力的有關教材,且有針對性地實施職業體能鍛煉,以滿足職業發展需要。適應學校體育學生主體需求。大部分學生因考不上高中或者上了高中也難以考上大學的情況下選擇中等職業學校,以謀求學習一些技術,具有一定的專長,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因此,這部分學生文化成績雖然不好, 但多數學生均熱愛運動、愛好體育,男同學尤其突出,他們思想活躍、精神飽滿,精力充沛,使足球項目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擁有良好的學生基礎,以便于足球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五、以足球運動為基礎,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職業能力
足球運動包含了跑、跳、投等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動形式。其運動本質與人體基本的活動方式相符。所以足球教學需要一種全新的教學觀念, 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參與性為教學主要內容之一, 在幫助學生掌握相關足球理論的同時,培養其職業能力,提高足球技術的應用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職業技能。
六、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體現在學生技能的發展上。教師要著力營造一個有益于學生技能發展的教育教學環境,選擇具有足球職業特色的教育模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 促進其職業能力的發展。教師從足球教學的各個環節著手,持續培養學生敏銳性、靈活性以及獨創性,對學生的職業意識進行鼓勵,使學生能擺脫傳統習慣性,與時俱進。足球教學以動作教學為本,其教學過程與動作常規性、復雜性、藝術性等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因此,唯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七、結語
現階段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學仍然存在很多亟須改革、完善的地方,相關教育工作人員應該及時轉變教學的傳統思維模式,確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足球課程目標需要適應社會的需求,教材需要體現時代性、科學性、思想性、實效性,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教學過程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重點側重于培養學生足球專業所需的體能素質,以促進體育運動健康、全面地發展。
現代體育運動科學的大量研究表明,競技體育運動也有不利于身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因此,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認真研讀足球教材,使足球運動在不失觀賞性、參與性的條件下, 能夠降低技術難度,將競技性向娛樂性轉化,向培養職業所需體能素質方面轉變,以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健康發展。新模式下的足球課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游戲,對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從而對學生發展力量、耐力、動作協調性與準確性等達到良好訓練效果,進一步提高足球專業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學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授課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和思路,確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思維。另外,足球課程的教學目標也要適應社會的需求,教材要體現出科學性、實效性,體現足球職業能力教育的特點,教學的重點則在于發展本專業所需的體能素質,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科學、有效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貴生.新形勢下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育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135-137.
[2]吳寶全.院校足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優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60-61.
[3]鄭斌.新形勢下高校足球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體育科技,2015(2):148-149
[4]王沛.足球比賽中對抗特征與對抗訓練研究[J].科技信息,2009(20):583-584 .
[5]饒曉.淺談中職足球教學訓練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2):38.
[6]王文銳,周立新.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足球教學[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6,11(1):92-93.
[7]劉翀,吳佐.高職院校足球教學中游戲方法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