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怡
摘要:數學和經濟學從我們學習之初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是小學的數學應用題還是高中時的函數解析題,很多都是依據經濟學中的相關知識設定的。本文通過分析數學方法、數學思維和高中數學知識三方面淺析高中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為數學與經濟學能觸類旁通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 經濟學 作用 思維方法
數學作為一門應用類型的學科,其中的很多知識都可以在其他領域中得到應用,例如幾何學在建筑理論中的應用、代數在航空航天科技中的應用等等,經濟學作為一門文理結合的學科,在做經濟學研究和日常經濟思考活動中,數學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就從高中數學所學的知識出發,淺析高中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一、數學方法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周海濤先生曾說:“數學方法為經濟學理論的突破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位經濟學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經濟學中,數學的很多研究方法都適合于經濟學的研究中,一是數學的一大特點是應用的廣泛性,由于數學的不斷發展,在經濟學中衍生出了很多與數學研究有關的經濟分支,例如數理經濟學、經濟計量學、福利經濟學、博弈論等,在這里,博弈論應用的是數學的概率研究,根據不同事情所出現的概率來判斷經濟中的具體走向和利益得失,經濟計量學作為一門經濟統計類的門類,應用的就是數學中的統計學,通過對很多數據的合理統計,得出一個固定的結論應用到經濟發展中等等。
此外,數學方法不僅能對經濟關系和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進行分析,而且還能對經濟現象進行質的分析。因為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這個原理應用在數學和經濟學中也不例外,通過數學方法對經濟學中的質進行分析,考察經濟學中從量到質的轉化,不失為用數學方法了解經濟學原理的好方式。
二、數學思維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數學這門學科應用的思維方式很多,比如邏輯思維、推理思維、逆向思維、歸納和空間立體思維等等,這些思維方式同樣可以應用到經濟學中。比如經濟學就是一個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在經濟學中,很多的經濟現象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也像數學解題一樣環環相扣,每一個看似獨立的經濟現象都與其他經濟現象的發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在經濟危機中由于經濟危機導致的貨幣貶值、物價飛漲、銀行倒閉、股市低迷等,仔細想來都是與當時的整體的經濟形勢帶來的連鎖反應,要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就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而是運用邏輯思維,把這些現象整合起來找出其中的關聯,只有這樣,才能使真題的經濟分析變得客觀和全面。
再如逆向思維是數學中需要用到的重要思維,在很多數學問題中,如果正面思考解決不了,就可以根據條件層層逆推,這樣的思維方式對于經濟分析也十分有用,比如當一個企業面臨倒閉時,這是最后的一種由于經濟虧損造成的結果,但要想知道這種結果產生的原因,就需要用逆推的方法,在查賬時通過對賬目的層層還原,找出該公司在賬目中暴露出來的漏洞,在通過對公司資產的還原,統計中虧損的具體數額等等。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立體思維原本是幾何中常用到的思維,但是在經濟統計中同樣適用,因為經濟現象和財務數字并不是單純的、片面的,把數字有機整合的過程也就是構筑立體思維的過程,而經濟學圖表常出現的立體規劃也是運用了數學思維的合理例證。
三、高中數學學習內容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高中數學知識在經濟學中也能得到很好的運用,例如通過數學的拋物線判斷商品的價格走勢,數學中的概率問題用以分析商品質量對價格的影響等等,此外,在數學習題練習中,我們也時常遇到一些通過數學公式解決經濟學問題的例子:
甲國某一時期,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10萬億元,由于生產發展,貨幣需求量增加20%,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貨幣量達到15萬億元,這時貨幣的貶值幅度為( ),原來標價30元的M商品,現在的價格是多少?
像這道題的解題方法就是用數學公式來解決,具體的算法是先通過流通貨幣量的增大來計算商品的貶值幅度,通過數學公式算出貶值幅度為[15-10*(1+20%)]/15=20%,再用貶值幅度和貨幣量的價格比推論出現在價格為15*30/12=37.5元。這道數學題目看似簡單,卻應用到了很多經濟學公式,比如經濟學中對于貶值問題的算法,貨幣需求量和商品增值和貶值的關系等等,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像這樣的數學題目有很多,我們在計算數學題目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應用到了很多的經濟學知識。
綜上,本文通過數學中蘊含的經濟學知識淺析了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通過數學看經濟學,經濟學可以變得很簡單,因為雖然有很多的經濟學術語我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通過簡單的數學公式輕而易舉的算出經濟學中想要求得的答案。其實,任何一個門類的知識都是與其他門類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只要我們能認真的觀察,把各種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就會使很多復雜的專業知識變得簡單起來。
參考文獻:
[1]張文修.經濟學研究與數學方法——從諾貝爾獎看數學在經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當代經濟科學,2002,(01).
[2]史樹平.數學與經濟[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鄧宗琦.數學經濟學的歷史和現狀[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02).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芷蘭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