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會芳

摘 要: 從聽障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來看,他們更適合進行個性化的學習,聽障學生英語個性化學習的特征表現在:學習內容的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個性化;學習策略的個性化。文章基于電子書包中的“資源中心”、“課堂導學”、“在線作業”、“互動討論”和“在線測試”五個功能模塊探索聽障學生的英語個性化學習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電子書包 聽障學生 英語個性化學習
1. 問題的提出
低年級聽障學生的學習主要依靠直觀形象教學進行幫助,到了高年級,學生之間的學習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差異,一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快速發展,在學習中找到了適合的方法,學習起來得心應手,一些學生則相對比較費力,還有一些學生則感覺學習困難重重。在英語學習中,從最簡單的單詞開始,聽障學生最初是感興趣的,學起來也是輕松的,但隨著年級升高,學習的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學生的學習狀態開始出現變化,部分學生越學越輕松,越學越感覺有意思,學習動機不斷得到強化,而另一部分學生卻越學越吃力,越學越感覺枯燥,慢慢地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出現這種情況,除了與教材內容的變化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個體差異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種差異帶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我們要重視這種個性化的特點及發展,并以此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掌握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學生早已處于數字化的學習環境當中,數字化學習終端日益完善。電子書包就是一個利用現代技術而構建的面向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教育綜合服務系統,它以網絡為環境基礎,提供豐富的、有效的教學資源,完善的師生互動平臺,滿足多種形式的教與學,依托學案、活動等進行分層教學、個別化教學,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并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和學習過程。電子書包充分肯定和尊重了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真正實現課內、課外雙課堂,師生間、生生間的學習互動更加靈活方便,為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2.聽障學生的英語個性化學習特征
2.1學習內容的個性化
實際教學中,聽障學生學習的教材主要選取人教版英語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了整合處理,在電子書包中上傳了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以情景重構的形式,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獲取語言知識。除了完成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內容外,還根據學生的興趣增加了一些英語課外小知識。
2.2學習方式的個性化
學習方式的個性化主要指向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表現出來的自主能力、探究能力與合作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聽力補償好的學生喜歡并敢于進行口語表達,更加主動,樂于與人交流,探究合作,正向情緒體驗越來越強烈,而聽力補償差的學生則更多地喜歡用手語交流或者書面語交流,比如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喜歡舉手回答問題或者積極參與討論活動,一些學生則喜歡安靜沉思。有些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比較高,自學能力強,善于從書本或者老師的講讀中接受知識,有些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能力則相對較差,需要他人的督導,在學習中常常需要創設語言情境掌握知識。學生對于不同的學習內容有所偏愛和傾向,比如女同學普遍擅長單詞的背誦與默寫,男同學則更喜歡對話交流。在完成學習任務時,學生與同伴間的合作也存在明顯不同,有些與群體內的同伴合作非常愉快,有些則只有固定的同伴。
2.3學習策略的個性化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總會主動地使用一些學習策略掌握所學的知識。比如有些學生習慣制訂學習計劃,做隨堂筆記,有些學生則能夠將學過的英語知識點進行概括、類比,從而找出學習規律。有些學生對調動多種感官形式進行學習,有些學生則更擅長利用自己的優勢聽力、口語能力或者優勢記憶力進行學習。有些學生的學習效率高,有些學生的效率雖然不高,但善于利用零碎的時間學習英語。有些學生善于借助電腦、手機等多媒體的運用進行學習,有些學生更依賴傳統的教師教學輔導。當然,有些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也有些學生學習相對刻板,不夠靈活。
3.電子書包相關功能模塊的運用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文著重研究了電子書包中的“資源中心”、“課堂導學”、“在線作業”、“互動討論”和“在線測試”五個功能模塊在聽障學生英語個性化學習中的運用。
“資源中心”模塊,老師可以上傳各種學習資源包括圖片、課件、微視頻等給學生觀看,比如學生對于語法知識點掌握起來比較困難,老師就將各個語法知識的講解制作成微課上傳到資源中心,學生可以根據需要打開相應的微課視頻進行觀看學習。
“課堂導學”模塊,主要是教師上傳研學案,設計課前研學活動,學生依據教師制訂的研學案進行研學,并根據自身情況完成不同的研學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出疑惑和問題。
“互動討論”模塊,學生可以在討論區進行學前疑問的討論,也可以進行課堂重難點的討論,可以由學生發起討論,也可以由老師發起討論,可以分組討論,也可以單獨發表看法。
“在線作業”模塊,老師分組分類向學生推送作業,學生完成并提交作業后,可以適時查看作業完成情況及教師的評價。
“在線測試”模塊,老師分組分類向學生推送測試,學生完成并提交測試后,可以適時看到測試結果,比如在學生做完選擇題之后,如果出現錯誤的題目,系統就會將所有的錯題返回給學生重做,學生可以利用錯題本的功能鞏固所學的內容。
4.基于電子書包的聽障學生英語個性化學習模式
實際上,學生的個性特點表現在學習的各個階段,想要真正兼顧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我們可以借助電子書包的優勢功能。本文基于電子書包的五個功能模塊探討有效的個性化學習模式,力圖讓每位學生都有動力學英語,有能力學英語?;陔娮訒挠⒄Z個性化學習模式基本框架如下:
4.1模式的操作流程
該模式借助電子書包的平臺實現聽障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課前研學階段,老師將導學案推送給學生,上傳學習資源到資源中心,學生根據導學案完成研學任務,研學形式可以是小組合作,也可以是個人獨立進行,學生可以就研學的問題或者疑問進行討論發言,之后完成學習內容前測。教師依據前測結果總結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分組匯報交流學習成果,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教師匯總學生的疑問,設計課堂學習內容,重點知識集中講解,難點知識逐一突破。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推送篩查過的相關資源,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學生在討論區進行討論,發表觀點和看法,其他學生可以實時看到每位同學的留言。然后教師分組分類向學生推送作業,學生在線完成,教師可以在平臺上進行批改,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在線測驗,自己檢測學習效果,并使用錯題本功能對薄弱知識點進行鞏固練習。
4.2模式的實施要點
4.2.1提供個性化交流平臺
基于電子書包的英語個性化學習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語言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就自己擅長的語法要點進行發言,并提出自己的疑難點,同時可以隨時隨地看到同伴們的發言,彌補了聽障學生容易遺忘的認知不足。此外,老師還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他們的理解程度,決定學生是否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學習某個語法知識點,并在需要時調整教學方法,安排額外的教學。
4.2.2推送個性化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庫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搜集相關資源并進行整合,向學生提供內容豐富、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文本、圖片、多媒體動態演示等資源,這其中包含基礎類、鞏固類、提高類的學習資源,以供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選擇和學習。
4.2.3進行個性化測試反饋
靈活有效的試題設計是對學生能力診斷的關鍵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主要對語言的理解和書寫方面進行檢測,試題涵蓋學習內容的重難點,難度進行分級區分,達到合理測試。老師可以根據測驗結果信息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學生根據測驗結果了解自身的優劣勢,查漏補缺,鞏固練習。
4.3模式的個案實施
以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A)內容為例,以電子書包為平臺,實施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研學案,明確學習要求和研學任務。教師在學生研學之前將搜集到的有關動物圖片、句型練習前測等資源上傳到資源中心供學生下載查閱,然后將導學案推送到課前導學模塊,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課前研學,研學內容包括復習舊知(用學過的形容詞描述下列動物)、研學重點句型(Why引導的句型)和自編對話進行交流。在互動討論區域,老師發起了話題:1.詢問他人喜歡某種動物比如熊貓時應該如何表達?2.Why引導的句型如果是第三人稱時,該如何表達?研學內容有易有難,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完成任務,之后進行測試,老師掌握學生的前測情況,發現學生對于Why引導的句型問答掌握得比較好,但是在進行第三人稱轉換時,就會出現錯誤。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匯報研學成果,提出疑問,老師根據學生的疑問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對話交流,獲得體驗,鞏固認知,突破“在運用Why句型時區分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的用法”這一難點。老師在資源中心上傳了“關于Why引導的句型的使用”微課視頻,供學習困難的學生反復觀看。
再次,學生打開電子書包中的“我的作業”,在線完成老師推送的作業練習(電子書包平臺設置不同的作業,推送給不同的學生),作業進行分組分類,以選擇題為主,A、B、C組學生的作業各有不同,A、B組涵蓋了學習的重難點內容,即Why引導的句型涉及的語法知識,C組則以看圖寫單詞為主要練習內容。學生提交作業之后可以立即查看自己的完成情況,檢測自己的薄弱環節所在。
最后,根據學生的情況在進行在線測試,學生可以在提交測試之后,查到自己的測試情況。此外,在電子書包中可以將易錯、常錯的題目歸到錯題本中,再讓學生進行反思和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實踐證明,這種基于電子書包的學習模式照顧到了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真正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文方.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信息技術,2015(7、8).
[2]李文全,張文方,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個性化學習模式與案例分析[Z].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 2014),2014.
[3]徐顯龍,蘇小兵,吳永和,王新華.面向電子書包應用的課堂教學行為模式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2).
[4]乜勇,姜婷婷.基于電子書包的個性化學習空間的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3).
[5]劉繁華,于會娟,譚芳.電子書包及其教育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1).
[6]尹立.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綜述[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7]謝麗紅.基于電子書包的互動教學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8]周銀斌.高中英語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探討[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9]鄒溪楠.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10]邢麗刃.基于web的個性化學習系統設計與實現[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