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珊
摘要:作業不僅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也被看成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續。這樣一來,它可以看作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又一方式。而課改強調對學生作業的批改不再只是簡單的甄別,更應該突出作業批改的發展性功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批改;評語;激勵
作業是學生內化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獲得教學效果反饋的有效途徑。加強作業批改,不僅能端正學生作業態度,規范學生書寫,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果。但在傳統作業批改中,我們習慣于用“√”和“×”來判斷正誤,用百分制或ABC來標判作業等級質量。這種作法由于長期慣用,不具有新鮮感和激勵性,因而批改后的作業受到學生嗤之以鼻,沒有多大作用。所以,我認為作業批改不能僅做判斷題,在指出錯誤的同時,還要巧用評語同學生交流作業感受、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悟出作業之道,點燃思維火花,體驗作業快樂。
一、傳統數學作業是“教”的強化,注重機械訓練,“全批全改”的模式強調結果的甄別功能,忽視作業應具有的激勵和發展功能
傳統數學作業是‘教的強化:從內容上看,傳統作業封閉僵化,脫離實際,從而使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多少顯得方法單一、機械。而傳統數學作業的典型代表的就是“題海”作業,那么這成為加給師生共同的“課外”壓力。或許這就是應試教育所導致的最終禍根吧。從目的上看,傳統數學作業注重內容的機械訓練,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創造能力冷落一旁。這樣的側重點的建立,勢必導致我們對數學作業批改越來越強調其作業本身的客觀性,忽視對人發展的教育激勵功能,輕視人的主觀思想和能力,也更談不上師生的真情互動。自然也就失去了作業的本來意義。從批改方式看,傳統數學作業的批改大都是對作業的“全批全改”,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作業內容的特殊性。目前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以及時代對新型人才的需要,傳統數學作業的批改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必將暴露無疑。
二、作業批改運用評語的必要性
毋容置疑,傳統標判正誤的批改方法在判斷解題正誤、比較學習效果差異等方面具有簡便快捷作用。但由于方式簡單,不左即右,枯燥乏味,缺乏激勵性,評價結果帶有片面性。有悖于新課標的多元、全面評價理念的要求,不能有效反映一個學生的基本素質、學習水平和潛在能力。即使作業滿分或全是“A”也只能表示學生學習效果,解答能力強,而學生的解題思路、方法、過程、習慣、能力、品質等各方面并不能從中體現出來,而這些東西卻正是小學生發展中最寶貴的因素。而運用評語,就可以在判斷之外,開拓作業批改的新天地,同學生交流思想、情感,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同時也便于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存在的缺點和不足,肯定其成績。
三、作業批改運用符號的必要性
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業,不能簡單地運用符號“√”或“×”來做出評價。因為學生從返回的作業本中獲得“×”的信息反饋,往往是知道這道題做錯了,但不一定知道錯在哪里,以及導致錯誤發生的原因。因此,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應該用簡明符號標記,每個符號都應該有明確的指向,使學生看到符號就明確這道題錯在什么地方,學生自然就會去研究“為什么錯?”。比如,在學生計算錯誤的某步下面畫上一條短線“__”并標上問號“?”,以幫助學生發現錯誤,并進行改正。學生訂正后的作業,教師仍應認真批改,使學生感到完成作業并不是一種形式、負擔,而是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的體現。
四、作業批改要注重興趣激發
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恰當的評語既可以營造育人氛圍,又可作為載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例如,“你的方法太好了,如果再細心一點就完美了”、“解得巧,真聰明”、“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我的驕傲”。象這樣的評語,既給予了學生很好評價,激勵性很強,又讓學生隱約感到存有不足,需要改正。對于書寫不工整、作業效果不好的學生,我們不但不責罵。相反,還應盡量地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鼓勵的語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你準行!”“你的進步很大,因為你付出勞動。”“看到你進步,我感到高興,希望你更上一層樓。”這種帶感情色彩的評語使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會看到希望不氣餒,從而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作業批改要拓寬學生思路
運用評語的作業批改,不僅要指出學生解題的正誤,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智力因素,給予及時點撥引導,拓寬學生思路,促進創新思維發展。激勵性評語能使學生感到心理更安全,思維更靈活,啟發性評語能使學生感到更自由,思維更馳騁。在數學作業中,“一題多解”現象很多,我們如果運用具有激勵性和啟發性的評語,就能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問題,克服思維定勢的不利因素,促進知識遷移,從而能解答千變萬化的應用題。在實際作業批改中,我常用 “解得巧、方法妙”評語肯定其獨特見解的學生;對可用多種解法而學生只采用了一種的評上:“還有更好的解法嗎?”“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高招!”。
六、作業批改后要及時講評
批是手段,改是目的。作業批改得再好,如果不及時地講評和補救,讓學生及時地弄清錯誤原因,并把錯誤及時地加以改正,也收不到最佳的批改效果。所以,我認為作業批改后一定要及時講評。教師評講作業時應中肯,要根據作業批改中掌握的情況,有選擇性地講解,重點講解普遍性的問題。通過作業講評,不僅要讓學生弄清錯誤原因,及時改正錯誤,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師還要把學生中的不同解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解題的技能技巧不斷地提升。
總之,改革小學數學作業批改方式,發揮作業綜合評價的作用。不僅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在一種積極向上的愉悅心情中完成作業,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也使學生養成認真做作業和仔細檢查作業的好習慣,提高作業質量,充分發揮作業作為教學的延伸而應該有的作用。與此同時,還使教師從繁重的作業批改負擔中解脫出來,從事更有效的教學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 唐正華,數學作業批改中批語的藝術[J].現代教師與教學.
[2] 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J].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