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李俠+齊莉
摘要:本文以筆者教授國際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為基礎,從開展國際經濟學課程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雙語教學模式兩方面總結了該課程雙語教學經驗,提出需要處理好的兩大關系,進而指出雙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筆者近年來主要教授國際經濟學課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雙語教學實踐后,總結該課程雙語教學心得體會,與大家探討。
關鍵詞:雙語教學;《國際經濟學》課程
一、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為順應知識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政府一直以來鼓勵和支持外經貿類課程的雙語教學,并多次出臺政策強調雙語教學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2010年我國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高校要面向世界,參與國際合作,加快國際化進程,指出雙語教學能夠促進教育改革和高校的國際化戰略。
國際經濟學是以國際間的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主要分為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金融理論和國際宏觀經濟學四部分。選擇該課程進行雙語教學符合該課程的內容與特征,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及時掌握國際經濟學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教師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經驗與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水平。
國際經濟學課程的雙語教學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近年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局限于本專業范圍,為了節約用人成本和提高員工質量,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具備專業知識與外語技能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學習該課程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國際經濟活動相關領域工作,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二、雙語教學模式
1.課前:準備充分。
由于該課程采用雙語教學,有些知識點需要中英文雙重解釋,甚至要給學生強調同一英文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差異化含義,這樣勢必會影響教學進度。因此,教師課前需要精選授課內容,篩選出最基本的概念和最重要的理論進行重點講解。教學不是教師單純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這部分知識,產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因此,課前導入環節很重要,教師課前應當結合國際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把導入式問題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講和討論。
2.課堂:“保持-過渡型”教學模式。
雙語教學模式首要問題是如何根據所帶班級特點選擇語言運用模式。目前主要有沉浸型、過渡型和保持型三種語言運用模式。沉浸型模式是完全用第二語言進行講授;過渡型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部分使用母語進行講授,逐漸向用第二語言講授過渡;保持型模式是指在運用第二語言教學的同時保持母語的應用。
筆者根據所帶班級學生英語和專業知識水平,選擇“保持-過渡型”教學模式,教學初始階段主要用中文講解,但是注重專業英語詞匯滲透,隨著教學內容的向前推進,逐步加大英語的教學比例,最終達到教學語言以英語為主的目標。在基礎理論部分的教學中,采用“保持型”教學模式,以中文講授為主,新知識點講授主要用中文,專業術語必須用英文講授?!斑^渡型”模式,主要應用在國際貿易政策和國際貨幣政策部分的教學中。
3.課后:拓寬學習資源。
由于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的課堂時間有限,學生課后學習變得尤為重要。學生課后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課后學習。讀書小組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學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預習、學習和復習教材內容,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也可以互相討論,查疑補缺。雙語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搜索英文文獻,學生課后可以登錄商務部、WTO、IMF、WB等官方網站和國外著名高校的網站等,拓展和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另外,定期舉辦英語辯論賽和演講比賽,在題目設置上主要側重于國際經濟學領域的重點和熱點問題,使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
三、處理好兩大關系
1.與英語學習的關系。
“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課程的首要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國際經濟理論的基本概念和理論,而英語是學生了解和描述國際經濟問題的媒介和工具。由此可見,英語語言教學不是本門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師要把握好專業知識傳授與英語語言使用間的關系。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國際經濟學的專業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切不能本末倒置。
2.與相關課程的關系。
在學習該課程之前學生需要有基礎性雙語課程的學習經歷,才能較好地適應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的模式,學生在先修專業課程中要有意識的掌握專業術語的英文表達,例如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或者專門開設國際經濟英語課程,集中講授專業術語的英文表達。平時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外文版的貿易報告作為課后學習資料。在英語聽說課里可以安排VOA/BBC經濟新聞,選取最新國際經貿發展動態的文章,這樣英語聽力與專業知識同步學習。
四、雙語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及對策
1.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多少情況下,每個班學生英語水平會存在較大差異,尤其在英語聽說能力方面,這種差異直接影響雙語課程的教學效果。由于學生的專業詞匯量有限,聽說能力偏低,一部分學生學習該課程會比較吃力,長此以往會失去學習該課程的興趣,甚至出現厭學現象。因此,在學習該課程初期教學進度可以適當放慢,教學內容適量。當大部分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時可以適當加快教學節奏,在難度方面也要循序漸進。
2.雙語師資不足。目前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師有的只具有英語專業背景,英語水平較高,但專業知識欠缺;有的教師經濟學專業知識扎實,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低,這顯然不符合雙語教學要求。這就需要加強雙語師資力量培養,定期選送教師出國進修訪問或者聘用國外高校教師和專家。
參考文獻:
[1]仇燕蘋,王貴彬:提高《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0。
[2]李 源:國際經濟學雙語建設研究與實踐初探,《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2.6。
[3]史龍祥:“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課程互動體系構建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2.7。
[4]施敏穎:高?!秶H經濟學》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9。
[5]王 威,朱廣華:《國際經濟學》 雙語教學實踐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 《科 技 與 管 理》,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