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詩
摘 要:本文提出通過將原創素材、網絡或出版社的資源進行再加工形成的素材等進行歸納分類,形成知識點、動畫、視頻、圖片、練習題等積件,建立中職學校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將資源庫應用于教師備課、上課、學生自主學習等教學環節,可以改變教師傳統的備課、上課方式,形成開放的資源共享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學校 護理專業 護理評估 積件式資源庫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指導意見》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中職學生應當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能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綜合素質,以適應職業生涯和終身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浙江省許多中職學校相繼開展了課程改革。《浙江省高校招生職業技能考試大綱》2017年修訂后的醫學護理類理論知識考試內容有了較大變動:2016年以前,醫護類專業高職考試護醫學護理類理論知識只考解剖、生理、生化這三門醫學基礎知識。修訂后的大綱將其分為兩部分,即必考模塊(醫學基礎綜合知識,分值90分,包括人體形態、人體機能)和選考模塊(考試范圍包括走進護理、護理評估、護理技術、內外科護理相關知識)。也就是說,課改以前的健康評估內容不僅在名稱上更改為護理評估,而且在護理課程中的地位也從以前的考查科目轉變成為核心課程。
怎樣在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中,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這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筆者學校在護理評估教學改革中,主要通過積件式資源庫的建設及應用,著力探求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的方法、途徑、措施和經驗,為學校教學信息化建設,打造優質教育品牌,提升辦學品位和為其他課程創建積件資源庫積累了寶貴經驗。
-、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的建設
1.根據課程特點,搭建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的基本框架結構
一般狀態的護理評估、人體各系統的評估、實驗室評估及特殊器械檢查是護理評估的主要教學要求。因為課程地位提高了,學校對護理評估的教學更加重視,但教學效果并沒有顯著提高,原因之一是護理評估教學資源匱乏,學生難以獲得感性認識,影響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
筆者學校所有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所有教師都配有辦公電腦,建設了比較先進的校園網。同時,由于課程改革的推進,原有的一些多媒體課件已不適應新時期教學的需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教育資源的建設已迫在眉睫。
教師在編寫教案和制作課件時,都會用到很多資料,這些資料有些是教師自己平時積累的,有些是教師臨時上網查找的。但是,教師自己積累的資料數量有限、涉及面太窄, 網上下載的資料針對性、實用性不強。如何解決形成個性化的教學課件與教師之間資源順利共享的問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是最有效的一個途徑。
在護理評估教學過程中,筆者和同事們一邊教學,一邊收集整理護理評估的相關積件,建立積件式資源庫。筆者學校開發的積件式資源庫大致分二級目錄:第一級目錄以項目為單位,第二級目錄根據資源類型進行分類,有知識點、動畫、視頻、圖片、練習題等。知識點主要存放每一教學項目的重點、難點內容及最新知識,動畫主要存放難以理解的內容的形象描述,視頻資源庫存放一些學生還不能到醫院見習的某些疾病的臨床表現視頻剪輯,圖片主要存放某些疾病特有表現的截圖。利用資源庫,學生和教師在查詢資源時能夠省時、省力地找到所需的資源。
2.充分利用資源,尋求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素材的積累方式
(1)原創素材。教師利用學校的攝像機、掃描儀、數碼相機等設備對一些材料進行采集。這部分是圖片資源庫和視頻資源庫素材的來源之一。由于這些素材來自學生身邊,學生有親切感,教師在收集資源時也會有成就感。
(2)直接從網絡上尋找相關素材。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課前、課后搜索和整理網上的教育資源,把一些優秀網站上的資源合理分類后,傳給資源審核員,經審核后放到對應的資源庫中,深受學生喜愛的動畫資源就是從網上收集而來。
(3)對網絡或出版社的資源進行再加工形成素材。學校應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組織教師學習一些常用軟件的使用,例如PPT、圖片處理、視頻采集與編輯軟件常用功能的使用,便于教師對資源庫的素材進行二次開發,形成新的積件。
3.與信息技術教師共同維護與更新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
資源庫的建設是為了應用。在應用過程中,要及時發放調查表,根據師生的反饋信息,對資源庫的內容進行維護和更新。例如,就學生對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中的知識點(文本)、視頻、習題、圖片、動畫這五個模塊的喜愛程度進行排序,從最喜歡到最不喜歡的排序是視頻>動畫>圖片>知識點>習題。學校依據這一調查結果,鼓勵廣大師生收集大量的視頻,更新資源。
二、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的應用
1.針對課前預設性的備課,整合相應的資源
教師在運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課件時,可根據教學設計,在相應章節的積件式資源庫中調用素材,然后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適當的修改,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師編寫課件的效率。由于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教學資源豐富,執教不同專業的護理評估教師可以在庫中調用素材,護理專業臨床學科如內外科護理、兒科護理等任課教師也可從庫中調用所需素材。學校針對學生可以接受的視頻時長進行問卷調查,得到的反饋信息是大部分學生認為視頻時長在5~8分鐘的范圍內最合適,如果視頻時長太短,某些疾病的護理評估展示不夠;視頻時長太長,學生注意力又難以集中。教師在備課階段制作PPT課件時,應對素材視頻進行剪輯,以便在實際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運用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突出了課堂的生成性
除了將建成的資源庫放在校園網上外,由于學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裝有多媒體,因此,也將素材存放在教室電腦的主機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用電子版原素材,特別是表格和視頻素材的調用,突出了課堂的生成性。另外,有一些與學生學習有關的積件也可隨時調用,在教學過程中促進了師生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資源庫的素材十分豐富,涉及面廣,應用到課堂中十分形象生動,不僅深受教師的青睞,而且學生們也在課后經常調用資源庫的素材進行學習。資源庫里有豐富的影像素材,這些影像素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彌補了學生不能及時到醫院進行臨床病例見習的不足;圖片庫特色分明,可以滿足學生新課預習和課后復習的需要。
筆者學校建立的積件式資源庫中視頻資源最為齊全,視頻也是學生與教師最喜愛的資源;圖片庫中的圖片與護理評估教學內容關系非常密切,教師在備課時往往參考這些圖片,將其用于PPT課件中。資源庫中的知識點按教學項目進行編寫,由不同字體和顏色的文字材料組成,便于師生查閱及梳理護理評估知識。資源庫中的練習題不僅有利于學生自我練習、檢測學習效果,而且在教師編寫試題的過程中顯示出了優勢,省時省力。
三、積件式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提高了教學質量
1.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改變了教師傳統的備課、上課方式
在護理評估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過程中,筆者學校教師把教育技術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在整理、收集資源時學會了視頻剪輯、格式轉換等信息技術操作方法,在課堂生成過程中可依據學生需求隨時調用資源庫的素材。
2.改變了以往封閉的資源交流現狀,形成了一種開放的資源共享環境
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是各種教學資源的整合,在內容上提供了與教學大綱同步的教學資源,不僅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輔助教學資料,而且又有前沿的專業知識和信息資源,為教師提供了護理評估和相關學科教學的最新知識。由于積件的可積累性特性,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利用教學資源庫,將所需素材進行任意組合,構建屬于自己的電子教案、教學課件或學習討論稿。積件式資源庫中的素材可以從外界獲得補充,及時更新,不斷積累,又不影響原素材的使用,使教師的教學課件得以及時更新。教師借助校園網絡可以在教學終端調用資源庫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教學活動,這賦予了教師對教學資源應用的靈活性,使教師能夠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教學內容,創造立體的教學空間,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師獲得新的教學資源時,可以組織相關教師進行討論,再將這些資源呈現給學生,由學生代表進行評價,最后進行修改,并擴充到護理評估資源庫中。這種有選擇地擴充資源庫,保證了資源庫素材質量的精益求精,避免了師生在調用資源時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3.資源庫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學校也向學生開放資源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下載相應的資源,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查漏補缺。由于可以調用積件式資源庫中的護理評估知識點,學生在上課時不用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如果需要做筆記,可以在課后調用資源庫,依據知識點進行整理。學生還可以利用積件式資源庫中的練習題檢測課堂學習效果。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對某些視頻的觀看印象不深刻,學生可以反復觀看這些視頻,仔細揣摸。對一些操作項目,例如血壓測量等,可以邊做邊模仿、邊糾正。
資源庫中有大量的視頻、動畫、知識點、圖片、練習題等素材,學生可以方便地獲取教學資料,在線學習或復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筆者學校通過對學生使用積件的情況進行調查問卷得知,有90%的學生非常適應或比較適應護理評估積件式資源庫在教學中的運用,有91%的學生認為護理評估應用積件式資源庫教學利遠大于弊或利大于弊;有94%的學生認為充分利用積件式資源庫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提供更新、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思聰,高顏芝.“顏積件式”教學設計與實施[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
[2]林玲,蔡智慧,韓坤.生理學CAI積件庫建設初探[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8(30).
(作者單位:桐鄉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