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小學階段的教學作為教育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廣泛運用,在教育領域確定了明顯的進步。小學語文的學習是打好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對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有著不同的影響。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提升審美教育的價值教學理念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問題,針對審美教育價值存在的弊端問題進行深入探索研究,以學生為發展主體,不斷完善教學目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從而帶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發展。本文對審美教育的價值在小學語文中的作用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提高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要途徑進行了觀點論述。
關鍵詞:審美教育;小學語文;價值分析;教學理念;重要途徑
小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思想不夠成熟,審美教育模式的運用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起到了指導性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審美教育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新生事物的理解和認識,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帶來了便利的發展條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所體現出的價值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審美教育的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審美教育理念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理解能力。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思維模式比較活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適當的轉變教學理念,將語文教材內容與日常生活相互結合,將文章內容所要表達的情感全面展示出來,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比如說在學習《看雪》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平臺對雪景進行直觀的展示,加深學生對雪的認識,并且能夠融入情景之中,也可以對臺灣地區進行簡單的講解,讓小學生初步了解政治兩岸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介紹一下臺灣下雪是非常罕見的,那邊的小朋友對雪都是非常渴望的,然后帶動小學生的想象力,對雪景進行描繪,讓臺灣的小學生感受雪景的美麗,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表達水平。隨著各國文化的不斷傳承和發展,社會環境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從學生們的基本需求出發,提升他們的審美意識和思想價值觀念。現在社會的發展趨勢就是人們吃著肯德基、麥當勞,喜歡聽英文歌曲,看外國電影電視劇,過著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卻忽略了本國的優秀文化,甚至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毫無概念。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小學生對自己祖國的感情會變淡,更不要提民族自豪感,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薪火相傳,卻由于外國文化的熏陶,使中國年青一代離得越來越遠,因此,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至關重要的。目前英語學習流行,孩子們從幼兒園起就學習英語,卻在本國語言文字上并不重視,在其使用上出現許多問題,甚至有一些成年人多會出現書寫或是拼音錯誤,長此以往,中華古老的文化則無法很好地傳承下去。審美教育不僅僅是課本中美詞美句的教育和欣賞,更是對中華文化縮影的一種認可和欣賞。通過語文學習,讓小學生喜愛中國文化,并認可中國文化,對文化中美好的一面有著自己的審美感和認同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民族自豪感,審美教育的運用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較快的提升小學小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價值理念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教學方法盲目跟風。
現階段,小學課堂教育為了跟隨教育改革的腳步,學校沒有從自己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也沒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盲目跟風,出現新的教學方法或教學形式就要試驗一下,這種表面改革既影響了小學課堂教育的進度,又影響了教學的真正目標實現。
(二)教學內容缺乏變化。
小學課堂的教學,教師對教學中的分析都是從自己主觀的出發點為評價,按照教學大綱,讓學生記錄、背誦,教師只是留作業、批作業,按著自己的答案評考卷。實際上一篇課文的形象分析,不可能只有一個方向、一種方式,武斷地分析使學生主觀積極性完全模糊了。
三、審美教育對提高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要途徑
語文教學不應當只局限于讓學生掌握語言工具,學習文化,更應該利用語文教學揭示真理,同樣的,學習語文課文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學習文字和詞句,更應該將文中所蘊涵的美的信息傳遞出來,讓學生發現美、感悟美,同時了解什么是美,對美的起源、本質以及規律都有一個理解,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初步的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今后自身文學素養和審美觀念打下牢固的基礎。相比于文字,圖像是小學生更加喜歡也更加能接受的形式,教師在教學中利用課文中的圖像,引導學生觀察和理解,充分發揮圖像的審美功能,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草原》一文,當教師在講述課文內容時,不妨先試試讓學生先觀察兩幅插圖,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以往的印象,描繪記憶中的草地是什么樣的,和圖中有什么不同,再對課文的詞句進行講解,結合重點內容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同時告訴學生文中的草原是一個怎樣的景象,讓學生在潛意識中領略草原風光,感悟草原的自然美以及人情美,促進其初步審美能力的形成。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優秀作品,都蘊涵著各種社會信息和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詞句甚至每個字都能引起人們無數的暇想。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的詩句,在教師對詩句進行講解后,學生可以通過文字感受到山間瀑布的壯觀和氣勢雄偉的美,又或是桂林山水靈修、靜謐的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需要,是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需要,可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想象,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初步的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有利于培養小學生民族自豪感。在現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審美教育,能夠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美的熏陶,領悟美的真諦,最終成為在美的世界里全面、和諧發展的有理想的人。
參考文獻:
[1]王志祥. 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價值分析[J]. 學周刊,2016,36.
[2]馬志杰.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0.
[3]雷鵠.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 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4]王志祥. 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價值分析[J]. 學周刊,2016,36.
[5]曹艷春.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資源淺析[J]. 學理論,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