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小學母語教材的編寫,本文通過使用文獻法、比較分析法對我國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和美國加州小學母語教材Treasures進行對比研究,對兩國教材的設計理念、設計思路進行分析,中美兩國各有優(yōu)點,我國的小學母語教材注重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學習習慣、興趣,情感的培養(yǎng)。美國的小學母語教材更具實用性,前瞻性,富有生活氣息,對我國小學母語教材的編寫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人教版;Treasures;小學母語教材;比較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elementary school mother tongue teaching material ,in this paper,I use the literature method, comparison analysis method,compar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s the first grade of mother tongue teaching material PEP edition of China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s the first grade of mother tongue teaching material Treasures of California .Contracting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oughts of designing of China and America. The two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our country's elementary school mother tongue teaching material pay attention to the master of basic knowledge, learning habits, interes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motion. American elementary school mother tongue teaching material is more practical, forward-looking, full of life vigor.All of them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write our country ‘s elementary school mother tongue teaching material.
Keywords: PEP Edition ; Treasur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Mother Tongue Teaching Material; Comparison
一、前言
我國的母語教育一直遭到來自社會各界的質(zhì)疑。母語課程投入大、負擔重、效率低,這些都給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和研究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我國小學母語教材同樣有著很多問題,例如,有的小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不會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有的小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與同學的相處不那么融洽。小學是每一個孩子必經(jīng)的階段,小學語文是小孩子學習的重要科目,母語的教學對小學生的影響極大,所以編寫好一本精美的小學母語教材很重要。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國外的教材編寫有很多優(yōu)秀成果值得我國學習借鑒,尤其是美國,所以對中美小學母語教材的對比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研究。
二、中美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比較分析
(一)中美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理念比較分析。
1.我國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理念分析。
我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我國語文課程理念:一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二是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三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四是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1]
2.美國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理念分析。
美國《州共同核心英語標準》提出美國英語課程理念:一是建立在升學和就業(yè)的期望上。二是強調(diào)課標實施所應達到的結(jié)果。三是重視相關(guān)學科對學生母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負起共同責任。四是建立在相關(guān)事實和研究的基礎(chǔ)上。[2]
3.比較與分析。
中美小學母語教材理念都注重母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要學好母語的基礎(chǔ)知識。不同點在于美國給予課程開發(fā)者或教師開發(fā)教材的權(quán)利,但我國的教師很少有這樣的權(quán)利;美國的母語教育是為了明天的發(fā)展為就業(yè)做準備,我國的母語教育重在基礎(chǔ)知識的培養(yǎng),對未來的規(guī)劃較少;我國倡導多樣的學習方式,美國未提及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我國倡導要努力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美國是要建立在相關(guān)事實和研究的基礎(chǔ)之上??偟膩碚f美國的母語教育更具前瞻性,實用性,我國的母語教育更注重知識的獲得,學習環(huán)境氛圍等的活力。
(二)中美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設計思路比較分析。
1.我國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的設計思路。我國小學母語教材的設計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語文課程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各個學段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學、評價、教材編寫,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chuàng)造的空間。[3]
2.美國小學一年級母語教材的設計思路。一是主題組元,美國一年級母語教材總共是六個單元,每個單元有五個主題。兩個板塊,是指這套語文教科書的單元構(gòu)成也可粗略地分為課文板塊和言語實踐板塊。三條線索是指知識、技能和策略三條線索貫穿于閱讀課文和言語實踐板塊之間。四種言語實踐活動指的是閱讀、寫作、聽說、單元探索和評估四種基本的言語實踐活動。五種基本能力是教科書言語實踐活動設計的精髓,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和信息素養(yǎng)的能力。六個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指課文系統(tǒng)、作業(yè)系統(tǒng)、知識系統(tǒng)、助讀系統(tǒng)、圖像系統(tǒng)和附錄系統(tǒng)。[4]
3.分析與比較。我國的設計思路是以國家發(fā)展的方針政策為思想依據(jù),目的在于遵循語文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并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chǔ)。語文學習重在識字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都能方面,螺旋上升,加強語文學習于其他課程和生活的聯(lián)系。對課程的實施有有所評價,并留有靈活的空間。美國的教材注重學生聽說讀寫及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倡導活動教學,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培養(yǎng)學生知識、技能、策略各方面的能力。對信息技能方面的要求較高,對學生使用新技術(shù)的培養(yǎng)比較好。
三、美國Treasures教材對我國人教版小學語母語教材編寫的啟示
(一)教材理念的啟示。理念的設計要更具前瞻性,要注重權(quán)利的下放,給教師賦予編寫教材的權(quán)利,給學生參與制定教材理念的機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方式要多樣化,趣味化。更加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diào)學生法主動學習,獲取實踐經(jīng)驗,立足于實踐,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二)設計思路的啟示。教材的設計思路以學生為本,可以多設計活動課程,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使用多種媒介及工具學好基礎(chǔ)知識,培養(yǎng)思考、提問、評估、運用策略、使用技巧等的能力,靈活地學習,有意識的學習。要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設計符合學生需要層次的課程,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成就感、自我效能的課程,進行啟發(fā)式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學習競爭與合作的課程,為將來適應社會奠定基礎(chǔ)。
總之,中美兩國的小學母語教材的編寫都有其長處與不足之處,我國小學母語教材的理念、設計思路側(cè)重于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愛國情操、熱愛大自然等情感的培養(yǎng),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較為欠缺。美國小學母語教材的理念、設計思路側(cè)重于與實際相結(jié)合,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的教授,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相對較弱。我國小學母語教材的編寫要揚長避短,并且要學習美國的長處,多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與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遵循小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完善我國小學母語教材的編寫,提高我國小學母語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2011:2-3.
[2]林蕓.中美小學母語課標的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3:16-1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2011:3-4.
[4]杜紅梅.蘇教版語文教科書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語文教科書的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8-9.
作者簡介:楊瑤,1992年8月出生,就讀于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2015級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