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細梅
【摘要】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閱讀教學,它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途徑。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新課標的閱讀教學新理念轉化成教學策略,要更新觀念,滲透素質教育思想,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進行多方面的引導,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閱讀能力 興趣 教材 提問 互動
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閱讀教學,它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途徑。因為閱讀教學的價值不僅在于獲取信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還在于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因此,語文教師更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閱讀的指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細心操作,充分發揮教材中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的因素,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一直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
一、精心設計。激發興趣
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指導,要求學生在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而這種感情不是靠單純的模仿和朗讀訓練得到的,而是在學生人情人景,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自己悟出來的。朗讀的方式要多樣,如分組集體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等。通過閱讀教學,逐漸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喜歡提問的好習慣,并在整個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交流讀書的感受。通過大量的、多形式的閱讀,學生在課文中遇到問題,就有能力自己解決。在閱讀課文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有思考價值的提問,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己提問,自己解答,能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簡單的“問答式”的教學方式,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挖掘教材,展開想象
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范例。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培養學生自身能力的同時,要教會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學習一篇新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詞,要引導學生查字典,做到一邊讀一邊想,還要隨時做讀書筆記。注重學生朗讀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能提高閱讀教學質量,而且能使學生終身受益。
創設情境包括創設課文情境、玩耍情境與合作情境,以情感人,使學生在玩耍中不自覺地學到知識。教學是學生、教材與教師間的情感不斷交流的過程。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悅的因素,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熏陶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而積極的內心體驗,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重點。為此,教師要不遺余力做到這些。教師能把自己的教育要求逐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機,也就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吸引學生不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比如學生可以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表演課本劇,這樣就能增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密切彼此間的關系。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帶著既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閱讀,再加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都是自己選擇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然會很感興趣,學習效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針對學生的實際,努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在班上營造一種寬松、合作的學習氛圍,把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
三、啟發提問,正確指導
學習過程,是學生找出問題、探究問題、處理問題的過程。學習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問題、困難和障礙,同時,在學習中,學生也發展了自己的智力,學會了獨立學習的方法,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正因為這樣,《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識的體驗”。這樣就預示著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所致的失敗,會成為學生日后發展和學習的有效積累。閱讀教學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訓練,更是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理解書面語言能力的重點訓練方式,它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以及對教材的充分發掘,能夠不斷活躍學生的思維。
四、創設情境,注意互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注重師生互動,能夠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得到極大提高。
生生互動,它既能鼓勵學生敢說敢做,還能激發學生的合作欲望,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學生在互動中能獲得更多的思維結果和思維方法。在教學中,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都要讓學生互相談學習方法,談閱讀體會,談探究過程,在知識獲取上下功夫。
師生互動絕不是師問生答、師說生做的模式,教師應轉換角色,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真正成為學生們的學習伙伴。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局外人,而是邊教學邊指導,把給予學生思路、給予學生問題、給予學生結論的教學方式轉變成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從而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總的說來,教學中把新課標的閱讀教學新理念轉化成教學策略,要改變觀念,滲透先進的教學思想,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方面引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