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振東
摘要:對于高中數學輔導老師來說,要結合學生實際,在一對一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具體學習方式。本文提出,要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創建教學活動和應用生活常識,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把高中一對一數學教學質量提升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一對一教學;高中數學;輔導
一對一教學是跟班級集體授課相對應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一個教師對一個學生進行輔導,針對性與時效性都比較強,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盲點和難點進行強化輔導學習,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彌補了傳統集體授課中難以顧及到每個學生的缺陷,取得的教學成效明顯。
一、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一對一教學的有效性
興趣是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最好的教師,具備了學習興趣才能有學習動機,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所以,在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數學知識輔導的時候,教師要強化給學生之間的交流,建立融洽的輔導關系,明確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看法,用寬容和友愛的態度去對待學生,采取有效的方式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從而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輔導教學變得不再枯燥無味。比如,在跟學生輔導學習不等式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以問題“已知b>a > 0,m > 0,如何證明(a+m)/(b+m)>a/b”為例,如果讓學生進行作差比較,要證明這個結論也不難。但是為了激發學生的這方面的興趣,可以改變傳統的輔導模式,把這個問題結合生活來解決。可以打個比方,在一個水杯中有b克的糖水,含有的糖量為a克,可以肯定的是b>a > 0,假如我們繼續在這個糖水中加入m克的糖,這個水杯的水的甜度會更高。這樣的一個趣味性的假設,讓學生很快的證明了上述不等式。
二、注重提問教學,提高一對一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知識點跟其他課程有所不同,有些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因此在進行數學知識一對一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保持思維處在活躍狀態。形象化的教學情境能夠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知識。在一對一教學中,教師只是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去發問、去思考、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思考問題。作為輔導老師,可以在一對一教學中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用電腦或者ipad等為學生創設形象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習的主動權,利用相關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比如,畫出任意一個角A,A角的終邊圍繞著坐標的原點開展逆時針運動,A的終邊跟圓出現了一個交點為P,這個時候讓學生來“說一說”動畫中終邊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數值的關系是什么?你是怎么證明這種關系的?如果角A的終邊逆時針旋轉半軸得到角B,那么這兩個角的三角函數值是怎么的關系?在提出這些問題之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并開始“說問題”,清晰的知識脈絡展現在了學生面前,提高了一對一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遷移教學,提高一對一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數學對學生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的要求比較高,在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能夠運用數學思維去看待問題與解決問題。遷移不只是出現在教師一對一授課過程中,也出現在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在進行數學知識輔導的時候,要發揮主導功能就要進行觀察和分析以及概括等行為。假如學習的內容相對比較接近的情況下,更加容易發生遷移作用。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分別概括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特點,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學習的正遷移就會發生。從這點可以看出,增強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是形成正遷移的重要基礎。比如,在給學生一對一指導“等比數列”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指導學生參照“等差數列”的知識,通過比較讓學生深入的掌握新的知識體系,同時也鞏固了之前的知識。在給學生輔導“函數”的定義的時候,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公函以及信件等,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很多學生對函數的定義存在疑惑,事實上,函數跟公函、信件等的本質相類似,就是發揮其溝通功能,函數就是溝通對數間的聯系,這樣形象化的解釋,讓學生能夠對函數的定義認識的更加深刻,提升了一對一輔導。
四、通過語言拉近師生距離,提高教學有效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里,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高中數學一對一教學教師一定講究語言魅力。魅力的語言可以拉近師生距離,提高教學有效性。怎樣的教師語言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更活躍?
首先,教師要有飽滿的熱情。要以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用親切的語言關注學生,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同樣的積極情感,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才會碰撞知識的火花。
其次,教師的評價要及時、要恰當。學生對評價尤為在乎,因為他們很關注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位置,而評價最能體現教師的主觀色彩。好的評價語能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肯定學生,對不完美的回答同樣需要肯定,這樣才能維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教師要掌握過渡的技能。過渡語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連接課堂各個環節的作用,使得整個教學程序自然流暢、一氣呵成。教師富有激情的過渡語,既能總結上一環節的內容,又提出了下一步探討的新問題,使教學環節前后貫通、渾然一體。
總之,我們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語言能力,用生動、精彩、有感染力的語言去影響學生,推動教學活動順利地開展,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一對一教學實施的時候,要充分發揮輔導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是一對一輔導的主體,要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引導,鼓勵學生對相關輔導問題進行思考,讓他們有戰勝數學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注重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輔導的時候要從那些相對比較簡單的題目開始,把那些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分解開來,讓學生先掌握小的知識點,把小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促進知識的掌握。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遞增的過程,在一對一輔導中要進行合理的編排,正確做到融會貫通,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進而提高一對一輔導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紅明.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數學在探究中再創造[J].科技資訊,2015(30).
[2]董琦 傳統與改革 繼承與創新——淺談高中數學新課改實施中的問題與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9).
[3]王健.李愛梅.新課程理念下實用函數教學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