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明
摘 要: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新課程倡導的探究式教育與多樣化評價的策略,教育課程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課程的價值必須通過實施才能體現,而課程的實施才是課程教學與評價的重要手段。初中化學的教學以科學實驗探索為重點,所以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都要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倡導以科學探究式教育與多樣化評價的教學方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探究式教育;多樣化評價;初中化學;課堂實踐
新課程倡導的探究式教育與多樣化評價就是要求教師以探究科學知識為主,并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要客觀地看待學生本身和客觀地評定科學知識??茖W的探究要求教師引導誘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學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討論,運用現行的基礎知識,參照學生的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自由的質疑、探究、討論的機會。而對學生的價值評價就要從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的表現來多方面的評定,成績的高低永遠不能作為唯一的評定學生學習好壞的標準。
一、探究式教育在化學課堂的實踐
探究式教學是學生自主性的誘因,在化學這樣一門以實驗為主導的學科中,探究精神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特性。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巧妙地提出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鼓勵引導學生對問題作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設,帶領學生通過實驗,指導引領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來驗證結論。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針對化學的教學,需要良好的質疑環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能促使學生對此作出相應的行為,有效地提高化學的教學效果。在化學的課堂中,小實驗、小游戲都是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有效手段。教師在化學課堂中創造一定的有趣的情景,尤其是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的小實驗、小游戲,例如“欣賞變色龍變色”“莫名的火”等,能夠打開學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大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一門課堂的最好開端。好的開端就是一節課堂教學的最成功之處,它能帶領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維,讓學生完全沉浸在教學的氛圍之中,有效地提高了化學教學的質量。
2.鼓勵猜想假設
在課堂中,通過情景給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并應用已學的化學知識來推斷可能的結論。問題解決方法的不同,也是教學模式的不同。提出的問題,如果教師給出了特定的答案,學生可能會感到新奇,但是沒有經過自己大腦的思維合成的東西,往往在學生的大腦形成的記憶就不會長久。教師在設置了問題之后,要引導學生產生想要進行探究的想法。在這之前就要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的假設只是一種猜想,最后再呼吁學生大膽地實驗探究一下,驗證自己的假設。
3.實驗探究,加深理解
知識不是死記的,是要建立在學生的自主理解之下的。在學生的自主實驗探究之下,教師在旁輔助指導,引領學生前往化學更深層次的領域之中。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知識來源的理解,也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了基礎。
4.討論評價
一個實驗的結束是在得到一定的結論之后的結果,對于結論的討論是每個小組的交流方式。只有在與他人交流探究的過程才能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方向有哪些不同,還有哪里需要改善,能更進一步地完善自己的思維模式。這個自我反思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自我評價。
二、多樣化評價應用于化學教學課堂的實踐
對于化學教學而言,科學的探究是學習化學不可或缺的途徑之一,在探究式教育的實施階段,必不可少的是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和評價體系?;瘜W的教學評價體系應該是知識獲取、實驗探究、能力獲取、實際應用方向、科學素養等一系列的轉變,只是基于考試成績進行的化學教學評價是不遵循客觀性的要求的。在化學教學實施探究式教育體系下,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就要與之呼應,
基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評定。多樣化評價憑借著多樣的手段和工具,從整體出發,能夠科學地評價學生的不同學習方式和習慣,也能展示學生具有個人特色的能力。
評價的基本功能是診斷與篩選、調整與管理、促進與發展,但是最終的目標是服務于標準和目的的。就初中化學探究式教育與多樣化評價的改革而言,化學課程的目標與標準有所改變,探究式的教育要培養的是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知識應用于社會的能力。
初中化學課程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究式教育與多樣化評價是達到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其中課堂的教學評價可以采用現場聽課、查看教案、詢問學生與家長等方式。所以教師要在教學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活躍學生的思維,展開積極討論,在探究活動中獲得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朱玉軍.初中化學課堂探究式教學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07(10).
[2]支瑤.探究式學習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