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逐漸朝著創新性教學發展,讓初中的美術教學得到了豐富。初中美術課程是非常基礎的課程,但是它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感教育都有很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初中的美術的教學中,教師都非常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培養,往往忽視了情感教育與美術教學的結合,將情感教育滲透到美術教學中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美術,提升自己內在的美學修養。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關的教學策略,促進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美術;滲透
美術課程的教學除了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外,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欣賞事物,感受事物的多樣性。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注重教學方式,不能只是表面的教學,要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學中的樂趣。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情感教育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將情感與美術結合在一起,促進他們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更加深層次的對美術進行理解,讓學生在美術中感知情感的魅力。美術教育是學生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更是學生情感宣泄的方式,通過美術教育讓學生的情感和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美術課程與個人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善于感悟,實現美術與心靈的溝通,所以情感教育是實現這個目的的重要途徑。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與意義
初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都在發展,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在不斷的變化,所以這個時期的學生在情感的發展上面是不穩定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發揮,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在美術教學中,如果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不僅會提起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1]。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和挖掘學生內在的品質。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主要是將美術教育和情感教育融合在一起,借助美術課程教學,運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將情感融入教學內容里。情感教育對初中美術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情感教學才能實現美術知識與道德修養的結合,讓學生感受美術教學中更深層次的意義,這是其他很多教學方式所達不到的。
二、教師如何將情感教育滲透到美術教學中
2.1教師著重進行情感教育
2.1.1教師具備豐富的情感
在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中,要想促進情感教育的滲透,教師自身的情感態度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情感價值觀念,所以教師在美術課程的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就是自身的情感態度。教師自身的情感態度是體現在對美術的熱愛上面的,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不斷研究美術,用自身的情感來引導和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對美術的學習興趣,這是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很多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的主導性降低了,但是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們的情感教育,讓情感教育真正的滲透到美術教學中。
2.1.2有完善的情感目標
不同學生在美術的學習中獲得的情感和想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進行美術教育的時候要有完善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們的情感進行客觀的評價,更深層次的了解學生們的思想,而不是從表面進行評價;另外情感教育跟其他教育不一樣,他沒有固定的目標和方向,僅僅以學生為中心,因此教師必須把學生們的愛好和興趣放在首位,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情感評價。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式開始接觸社會,他們對教師的評價比較敏感,可能會因為教師的評價而出現不同的心理;教師鼓勵的評價話語可能會刺激他們學習,帶給學生動力,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注意鼓勵學生,促進情感教育的滲透。
2.1.3教師要付出真誠的感情
互動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美術教學也講求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情,這是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意的;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付出的真誠感情會真切的影響到學生,提高他們美術的素質;另外教師充沛的教學精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讓整個美術教學充滿活力,促進學生情感的表達。
2.2選擇適宜的教學素材,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
初中的美術課程都是比較基礎的部分,主要是對美術基礎理論的學習,教師會選取不同的藝術作品讓學生們欣賞,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突出他們個性化的特點;初中美術課程教學并不注重學生的繪畫技藝,所以教師應該把教學重心放在強化學生情感體驗上,學生只有真正去體驗和感受,才能表達自己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作品的時候,應該結合學生們的情感和個性,選擇意義深遠,有內涵的作品,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情感。
比如在嶺南版美術教學《生動的紙造型》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不同紙造型的設計概念、設計種類、設計方式為了增強學生們對本節內容的學習,教師應該利用實物展示,讓學生們更直觀的觀察和感受紙造型的設計,提升學生們對本節內容的學習情感;在進行本節教學內容的時候,由于紙造型的種類比較多,教師在展示的時候可能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和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PPT課件,給學生們展示不同的紙造型,并配合生動的講解,讓他們從不同的造型中感受作品的美,提升對作品的印象,從而加強自己的設計靈感,同時也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
2.3通過生活領悟作品,端正學生的生活態度
美術教學與生活是緊密相關的,甚至很多藝術作品表達的情感也跟生活密切相關,不管是風景畫、人物畫、還是其他的作品,都是經過作者不斷體驗生活,最終沉淀思緒所表現出來的作品。所以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系統化的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體驗情感,帶著一顆有情感的新去欣賞作品。俗話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這在美術教學中也是十分適用的,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是不可小覷的,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藝術美,感受藝術美,從而達到端正他們生活態度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不同物體的表面特征》這節內容的時候,主要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們了解不同物體的特征,并嘗試著用文字或者語言從設計的角度進行評述,讓學生們感受不同物品的不同價值,形成自己觀念的設計理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最常見的生活用品入手,比如果盤、桌子等,從它們的造型、材質、功能等方面進行分析,讓學生領悟作品的設計理念,然后再分析不常用的生活用品,比如吸塵器、空氣凈化器等,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審美能力。通過生活中的不同物體特征領悟作品,可以端正學生生活的態度,強化他們對生活的情感。
2.4提升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美術情感教育中,除了讓學生具備豐富的情感外,還要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積極樂觀的態度,因為積極的態度能夠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在生活中感受事物的美好,相反則會發現生活處處都不美好。所以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應該從細節入手,加強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熱愛。比如教師在《校園采風》的教學中,就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親身感受校園的環境,并且結合學生們的思想對校園進行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情感的發揮,更用心的去學校美術課程的內容,真正實現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三、結語
初中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要注意自身情感的投入,用豐富的情感感染學生,讓學生感知到情感教育在美術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其實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要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啟蒙方式,啟發學生把情感運用到美術的學習中。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融合,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情感教學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利用他們的個性特點,對初中學生開展有效的情感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琳.發揮情感因素在美術教學中的促進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年16期
[2]馮蘇.美術教學融入情感教育之我見[J].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