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惠容
摘 要:我國市場經濟在趨勢對體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對體育教師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體育發展快慢節奏不一,有脫節和不適的現象。針對這些,體育教師要擺正心態,正確、辯證的對待新事物,不要失去正確方向,轉變思想觀念多學習多體會,循序漸進新舊結合,實踐出真知。
關鍵詞:深化;體育課程改革;現狀;思考
近幾年來,我校的體育課程建設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體育教師在幾十年的辛勤工作中不間斷地對體育課程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有益的改革,特別在新課改之后在教育發展形勢影響下如何加強體育課程建設、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直接影響我校體育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
現狀:我國市場經濟大趨勢對體育教育思想、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學內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對體育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適應能力,綜合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新課改之后在教育發展形勢下教師師資水平存在差異,特別是各自的發展快慢節奏不一,有脫節和不適的現象。
一、體育教學中強調安全,談“安全”色變而延伸出一種對體育教學的束縛。教師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差異以及教師的教學思維和行為的偏差產生限制教育,有形與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形成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健全,學生勇于拼搏、創新不足,謹慎有余,缺乏實干精神,特定的社會教育發展造就一代人,影響了一代人。
二、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是高層次、高要求的教學,在體育課程建設這個大系統中,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條件和教學評估是構成該系統的五個子系統,其各自固有的規律直接影響著體育課程建設深化改革的進程。無論從教師的素質效應還是學生的接受能力都相互有一定新的適應過程,但不能過激的拋棄原有的好的傳統和教學方法,一味的追求新標準、新教法。
三、對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無所適從:體育教師現僅有指導性<體育新課程標準>一本,各種自備資料不一僅供個人參考,校本教材的編寫師資能力、水平有限,各年級教師自主備課質量不高,形式各一。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管理學生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的差異顯示出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了學生的發展。
四、其他因素影響體育教學。初中教育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擔負著小學畢業生的繼續教育和向高中、職校等高一級學校輸送人才的雙重任務。小學畢業生無論成績好壞,素質優劣都能順利升入初中,家庭條件好的進入城里讀書,這為農村初中統一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不好的社會現象和不良的社會風氣如:抽煙喝灑,上網、耍手機玩游戲熬夜等,也給學生精神和身體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增大學校教學的難度。目前還有不少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不夠重視,認為只要其它文化課學好了就行,體育成績好壞無所謂,就算中考,不如多做對幾道題,比體育鍛煉強多了;還有的學生認為身體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先天遺傳和后天營養,與鍛煉關系不大等。有不少學生體育成績差是因為他們不良心理造成的,有的學生對上體育課有畏難情緒,有的怕臟怕累,有的怕受傷,還有怕懶惰等等,而不愿意上體育課或者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思考:擺正心態,正確、辯證的對待新事物,不要片面理解盲目的失去正確方向。轉變思想觀念多學習多體會,循序漸進新舊結合,實踐出真知。經驗總結加創新,一步一步走踏實。從現代課程論的視角看,體育課程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多維度的動態過程,我們必須運用現代科學的系統方法進行認真思考,從中發現并遵循其固有的規律來加強學校體育教學。
1.體育教師要進一步更新體育課程觀念,改變以課堂、教材、教師為主的教學形式這種束縛了學生才智發揮、發展的陳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觀念把體育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作為具有豐富內涵的教育,從而指導我們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完成教育任務。逐步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內課外相結合、身心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觀賞參與相結合,教書育人,全面培養,學以致用,終身受益”的教學指導思想。應該拓寬體育教育的思路,堅持以體育教育的思路,堅持以體育教學為中心,群眾體育為基礎,競技體育為龍頭,全面開展我校的體育活動,創特色運動項目,促使競技、鍛煉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堅持增強體質,堅持普及和經常鍛煉為主的原則,讓學生逐步形成體育意識、能力和習慣,使學生真正掌握終身鍛煉的知識能力和方法。我們要把看似平淡無奇的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過程,逐步達到體育育人的目的和任務。
2.體育教師要明確體育課程的目的和任務:“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能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具有勇敢頑強、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根據這些要求,我們在體育課程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緊緊圍繞“培養身心健康,發展合格人才”這個中心,既育體又育人,突出增進學生體質這個主要任務,并把知識、技能的教學,能力、品質的培養與體質的增強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教育部一再倡導教育的當今,更應該在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和意識,全面實現體育教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