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
摘 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是非常必要的,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外,更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做為一名職業中學數學教師,特別是面對數學基礎相對較差的職業中學學生,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才能對學習有興趣,只要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推理很強的學科,學起來比較枯燥,許多學生因此而沒有興趣,影響了成績,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提出關于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水平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中職教學;興趣培養
一、加強數學學習目的教育
利用“需要”來激發興趣 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都需要不斷地、反復地用生動的事例闡明數學的重要性,使學生逐步體會到“數學是自然科學之母”,“數學是鍛煉思維的體操,它能使人頭腦聰明,思維敏捷”。以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各項社會主義事業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和素養的人才能去從事,今天的學習,正是為了將來工作的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學好數學既是發展的需要,又是現實的需要。
二、以數學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興趣
引導學生觀察和解決實際中的數學問題,是提出興趣的重要方法,尤其是那些與學生有直接關系的數學問題,更能引起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例如在引入二面角的概念時,可結合在修筑防洪大堤的時候,為了使堤壩能有效地抗擊洪水的襲擊,必須使堤壩的壩面與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為了使我國廣大地區能收看衛星電視,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平面應與地球的赤道平面形成合適的角度……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努力架設起一座通向數學宮殿的興趣之橋,使學生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去發現興趣的源泉,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的勞動所取得的成就,體驗到戰勝困難后的歡樂。這樣,學習數學的興趣就得到持續的發展和進一步開拓。
三、以生動、幽默的語言引發學生興趣
教師的語言藝術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斷、定理具體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難懂的理論形象化,易于誘發學生興趣。在教學中盡量用學生較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誘惑力的語言,這對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思維有良好的作用。一節讓學生感到有趣的數學課,主要體現在任課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等的魅力上。實踐證明,風趣幽默的語言具有神奇的誘惑力。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強化意識。例如在證明幾條直線共面時,為幫助學生理解,可這樣形象地認為“共面”就是一個“家”,然后證明這幾條直線都是這家庭中的一員……數學教師的語言藝術修養,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有趣的內容配合生動的語言,便會相得益彰。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
課堂教學應破除教師中心論,“以學論教”,把“教”的主導作用通過學生“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發揮出來,“教”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現在課堂教師多主張“老師少講,學生多講”,是要由老師引導、作適當的提示,由學生自己去發現。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學會思維的方法,學到的知識也更靈活、牢固。
1.發現法:中學數學中的發現法教學,就是教學過程應當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借助教材去主動、親自發現知識的過程,就是當學生在掌握前人已有知識時,不能簡單地塞給他們現成的結論,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像前人那樣去發現知識。比如在教學命題和復合命題時,可通過復習學過的命題的概念,以提問的方式進一步學習命題、命題的判斷及復合命題。用發現法教學,課堂顯得很活躍,他們對教師創設的發現情境,興趣盎然,對親自去探討、概括,信心十足。
2.比較法:數學教學,特別是數學概念的教學,用比較法既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鍛煉學生的智力。而且,有比較才能鑒別。概念的本質屬性,也只能通過比較或對比才能更好地揭露。學生學習的興趣濃,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學習效果就好。
五、探索解題技巧
激發學生興趣好的解題方法不僅能事半功倍,而且還能促進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伴隨著巧解題目成功的喜悅,又必然激勵學生去進一步攻克新的數學難關,使學生在“求技巧一興趣一求技巧”的良性循環中對數學的愛好得到加強。
六、利用電教媒體,增強學習興趣
直觀和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等優勢,直觀教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學生好奇心理,引發學生興趣。投影儀、多媒體用于課堂教學,有著“粉筆加黑板”所不可比擬的教學效果。其過程變化多樣,輕松易懂,能很好地適應滿足個別化教學的需要,又可根據教學中各個環節作及時的應變轉移,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這種方式,由于形、光、色、聲都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系統,使緊張的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快,處處洋溢著民主的教學氣息,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不斷深化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常因從行為結果中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得到鞏固和加強。學生學習的情況怎樣,這需要教師給予恰當的評價,以深化學生已有的學習動機,矯正學習中的偏差。根據新課程理念,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和力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教學評價手段對學習的激勵功能,學生在課堂上聽課、作業及課外活動中會表現出各種積極向上的創造性精神,教師應及時予以肯定、激勵,會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即使是學生的微小進步和功之處,特別是職業中學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多看學生的長處,學會贊賞學生,通過各種激勵性的評價,如作業批改中進步加“好”;考試題目設計成梯度,每前進一個梯度就給以鼓勵和肯定;課堂中親切的語言、微笑的面容、鼓勵的眼神等等,都會給學生以促進與鼓舞,激發學生向更高目標邁進。
八、結語
中職學校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與學生真誠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需要,從學生實際和教材的內容出發,結合實際,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工具,理論聯系實際,充分調動學習數學的興趣的積極性,發掘學生潛力,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馬明;要把數學教學當做一門科學來研究[J];安徽教育;2011年03期.
[2]祝助春;數學教學與記憶能力的培養[J];安徽教育;2005年08期.
[3]何廣榮;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發展學生的智力[J];數學通報;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