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笑非++王雙玲
摘要:本文將基于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首先對分層教學含義及其應用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展開論述,隨后在此基礎上探究小學數學的分層教學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應用;策略
前言
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方式、思維方式、認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小學生這一個體差異現象的存在是不容否認的,而采取“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方法展開小學數學教學,顯然是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因此,這就要求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充分結合學生諸如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差異情況下制定出針對性分層教學計劃并嚴格實施,如此一來既有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同時更能夠使得全體學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地培養。
一、分層教學含義及其應用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
1.分層教學含義
根據筆者對分層教學研究可知,其主要指教師在開展教學前,通過對學生智力水平、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興趣愛好等基本情況進行摸底,隨后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在這些方面上的差異將他們分成不同層次,并據此采取針對性教學方法、課堂練習及作業內容等,從而在保障每一個學生平等學習情況下,確保他們都能夠得到有效地培養。
2.分層教學應用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
相比于其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分層教學以其保障學生平等學習權利及全面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優點而被越來越多教師所采用。結合實踐來看,分層教學應用在小學數學中主要有兩方面作用:第一,有助于實現良好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第二,全面提升學生成績。相較于傳統“一刀切”式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是基于每一位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差異所開展的針對性教學,這就意味著他們都能夠得到有效地培養,從而有助于達到全面提升他們成績之目的。
二、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策略研究
要想獲取良好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效果,廣大教師應采取以下幾方面策略:
1.科學合理地學生分層
對分層教學法來說,科學合理地學生分層是保障其實施效果的重要舉措。為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對學生進行分層:首先,數學教師應與學生班主任、其他教師及其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以此從側面了解他們學習特點、態度及性格等。其次,教師直接和學生開展對話,從而掌握他們興趣愛好與思維能力。最后,教師通過對學生上學期兩項重要考試成績以及平時批改作業等方式了解每一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運用上述三種方法掌握本班級內學生準確情況,隨后據此將他們進行科學合理地分層,隨后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實施對應教學。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在學生分層上應及時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予以調整,以此使得他們能夠得到有效地培養。
2.對小學數學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小學數學教師在科學合理地學生分層后,接下來的工作便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目標分層中主要圍繞于上一環節學生分層結果開展:首先針對優秀層次學生,教師可制定出較高的教學目標,并且還應當布置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以此進一步提升他們數學應用能力以及思維。其次針對中等層次學生,筆者認為其教學目標重點在于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能夠將其靈活運用。最后針對低層次學生教學目標分層上,其目標設定應確保他們能夠良好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培養出他們解決基礎類型題目的能力。
3.課堂提問分層
課堂提問作為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及學生參與的重要手段,廣大教師應充分將其運用起來。然而根據筆者研究發現,當前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普遍存在著喜歡找成績優秀的學生的現象,如此一來難以充分發揮出課堂提問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為此,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師也應當對課堂提問進行分層,即針對學生不同層次對其提問內容也有所區別。此外,課堂提問分層上除了要做好內容針對性外,教師還應注意確保每一個層次學生都能夠被得到提問,從而發揮出課堂提問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1.課后作業分層
課后作業作為鞏固增強學生知識點重要途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運用好它,以此達到提升學生數學能力之目的。對此,筆者認為要想充分發揮出課后作業所具有重要作用,同樣需要對其進行分層,即嚴格根據優、中及低三個層次學生水平布置相應難度的課后作業。比如針對優秀層次學生,由于他們數學基礎知識掌握都比較牢靠, 因而教師在其課后作業布置中應以發散性較高的題目為主,從而起到培養他們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又比如針對中等層次學生,筆者認為教師在其課后作業分層布置上應當注重基礎知識與提升解題能力相結合,即基礎類型與中等難度題目比例為5︰5(6︰4),如此一來既達到鞏固基礎知識之目的,又能起到提升解題能力的作用。
5. 評價考核分層
結合實踐來看,分層教學應用在小學數學之中除了上述四方面分層外,為了進一步發揮出該教學方法具有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的評價考核進行分層就顯得十分必要。第一,評價分層。通過采取評價分層不但能夠讓教師更為全面而詳實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且還可以使得每位學生在獲得針對性評價情況下激發出他們數學學習熱情。比如針對優秀層次學生評價分層上,教師應采取激勵與競爭相結合的評語,這樣一來即能肯定了他們的能力,又可以激發出其積極上進的精神,以此推動他們進步。而針對低層次學生,筆者認為教師在其評價上則主要以贊美為主,并積極評價他們所具有的諸如學習刻苦等優點,從而達到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第二,考核分層。考核分層上主要指教師充分根據學生能力水平差異而在平時考試中采取針對性題目組合。結合實踐來看,學生小學數學考試中主要有基礎題、提高題、綜合應用題以及附加題等,針對優秀層次學生考核上可以適當增加后兩種題目,以此達到提升他們數學綜合能力之目的;而針對低層次學生考核,基礎題應占較大比例,并適當增加提高于綜合應用題數量,從而在鞏固他們基礎知識情況下提升其運用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積極響應義務教育階段改革的目標在自身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對此,為了獲取良好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師就必須在尊重每位學生的認知差異前提下,并根據學情出發,因材施教,科學開展分層教學,將學生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在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夠獲得有效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周瑩.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實施策略之探究[J].現代企業教育, 2014(14):392-392.
[2]王洪麗.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4).
[3]余夢娟.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