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
【摘 要】在新時期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欲望和興趣的大小對教學效果的好壞將會產生直接影響。有些教學內容學生容易產生直接興趣,而有些內容因機械重復會讓學生在心理上頓生厭倦之感,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以此來保證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本文從教師要創設和諧的學練環境、教師要引導學生激發興趣、教師要灌輸學生體育文化知識、創新體育教學的方法等四個方面就初中體育創新教學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體育;創新教學;探究;興趣
新時期的體育教學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內容,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創新的精神。下面結合初中體育教學實踐就創新教學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教師要創設和諧的學練環境
師生關系橫眉冷對的話,學生就不會喜歡上你的體育課。如果師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學生從內心感到自己的老師可親、可敬、要信、可愛,學生喜歡你,也就喜歡上你的體育課。為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精心籌劃,全面設計好場地、器材。場地、器材的布局要新穎、美觀。讓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體育教師還要轉變角色,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樹立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思想,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以教促學、互教互學、相互尊重,與學生一起加強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激發興趣
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曉之以理,使學生明確上體育課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體的道理:有德智體全面發展才能成為合格的人才;只有獲得強健的身體,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學習;只有打好身體基礎,才能夠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更好地為國家服務。從而目標明確,認真上好體育課,形成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差異表現的尤為明顯,針對學生的這些個性差異,教師應該對學生采取多方面的說服教育,利用課上、課下時間進行,必要時協同科任教師或家長來全方面的進行,讓學生對身體健康。
三、教師要灌輸學生體育文化知識
初中學生,文化素質不高,特別是體育文化素養欠缺。有的認為體育是簡單的身體活動,是純粹的一種競技運動,對體育課看得很輕,為是可上可不上的課。針對這種模糊認識,上第一節課就應給學生講體育文化,使他們明白體育對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推動作用,經濟發展與體育事業發展的正相關關系,體育與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關系及與我們生活質量的關系等。通過體育文化知識的講解和宣傳,使學生明白,體育不僅是一門專業學科,而且還是發展潛力很大的邊緣科學,從而提高其體育的認識,增強對上好體育課的興趣。耐心講解體質與文化學習的關系,使學生明白增強體質對促進文化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上好體育課的自覺性。懂得健康的體質是學好文化知識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在功課日益繁重的情況下,沒有健康的體質是不能適應和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的,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只會對提高文化學習質量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健康的體質不僅來自于先天的素質,更重要的是來自于后天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不僅是鍛煉身體的需要,也是調節身體,促使精力旺盛,學好文化知識課的需要。
四、創新體育教學的方法
1、教師要“游戲”體育教學。游戲是一種遵循很簡單的規則,讓人有很大的自由活動余地,可以隨意支配動作的難易。游戲法特點之一是參加者全體在運動,這保證了練習密度與強度。二是動作難易程度自己控制。三是在練習中學習。把教學內容和游戲相結合,是學生更容易理解。不會游戲的同學,參加了一次練習,也就學會了這個游戲,學習效率也提高了,比單純組織學生學示范動作好很多。其基本過程是:練習-學習-練習。四是不同場地、不同氣候的條件下均可游戲,受外界限制較小。五是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活躍氣氛,提高練習效果。六是可簡化教學內容,維護學生興趣。游戲法教學既是游戲又是教學內容,學生很樂意學習。體育課重視運用游戲法,可以激發學生運動熱情,但當學生很活潑時上體育課,又必須集中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情緒,避免在體育活動中身體受到傷害,這時可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戲;素質練習枯燥乏味,可用游戲法進行調節,結束部分用音樂伴奏來放松肢體,或聽信號大聲笑來放松情緒全校性的體育活動可以阻止拔河比賽、球類比賽,這樣可以促進學校學習氣氛的轉化,可以扭轉后進生,使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維護學習興趣;班級體育活動亦可引入體育游戲,比如跳繩、小群體的競賽均可調節學生關系和增強班級凝聚力。
2、師生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自愿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和協作來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質量,最終實現個人利益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體育教師要運用體育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如認識水平、交往技能、語音水平、性格特征和體育基礎等方面來培養。也可通過小組學習、友伴學習、協作學習等多種形式,學生充分認識和比較合作的意義和作用,而使學生自覺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補性學習行為。
3、示范教學法。示范教學法是體育教學中最易被學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觀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它可以使學生了解所有動作的形象、結構、要領和方法。教師正確而優美的示范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習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教師要注意示范位置選擇。
總之,以上教學方法都是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的教學,都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這種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激發學生成功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養學生對受挫的恢復力,建立師生之間良好關系,引導學生去發現、究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