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琨
摘 要: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大作用。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長知識、促進認字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義,更有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多在書中暢游,通過書本增長知識、豐富自己,而提高閱讀質量,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小學語文教學就成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階段。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一問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現狀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奠定好學生的基本語文知識,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后的語文學習。但語文教學不應該只看到學習知識這方面,因為這是語文學習的最淺階段,語文中包含的知識浩瀚無比,不是教師能夠教授完的。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因此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不夠,這個問題的存在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問題,而是社會、學校、教師等各個因素共同導致的。
1.教師
教師無法跳脫傳統思維,在語文課堂上,依然是照本宣科,對重點的課文則進行深入教學,卻也只是講解一些知識點,并不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一些不重要的課文則直接省略不教,也沒有引導學生自學。這種教學行為直接導致了學生以考試為重,而忽視了閱讀,課外書甚至很少在小學生中出現。另外,教師自身也缺乏閱讀,因此不明白閱讀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以成績論輸贏。
2.學校
小學學校開放了圖書館的少之又少,學校為了升學率,以考試為判斷學生唯一標準的考查方式,使得教師、學生都追求成績,太多的考查占據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導致學生無法提高閱讀能力。在某些城鄉地區的學校,甚至禁止出現課外書,只要求學生看教科書,這樣禁錮著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認為看課外書籍是貪玩的一種方式,給學生形成了關于閱讀的錯誤觀念。學校不提倡閱讀,沒有形成閱讀的氛圍,學生怎么提高閱讀能力呢?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教師的改善
小學生的思想水平停留在模仿的階段,因此,教師可以用自身的閱讀行為去帶動學生的閱讀。并且,教師閱讀量多,閱讀范圍廣,也有利于自身的發展,能更好地跟上時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直接引入課外書,把課堂變成一節課外閱讀課,以這樣的方式告訴同學們,閱讀很重要。除了直接在語文教學中引入課外書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加入課外書上的故事或者語言,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蛘撸瑢W生的閱讀進行考查,由前期的強制到后期的自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2.學校的改善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除了教師要進行改變外,學校也要做出改變。比如,學??梢赃@么做:開放圖書館。現在的很多學校的圖書館形同虛設,根本沒有人打理,大大浪費了資源。另外,圖書館的藏書也要滿足學生的需求,增加圖書的種類和數量,提高圖書的質量,以此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學校也應關注教師在閱讀上的發展,提醒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而不是單靠成績去衡量學生。組織交流會,學生進行了閱讀,在交流會上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這樣的話,學生會覺得閱讀更有意義,更愿意閱讀,也會帶動那些不愿意閱讀的學生。還可以在教室里設置小型圖書館,讓學生充分抓住一切空閑時間進行閱讀,也可以讓學生從家里帶過來書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換閱讀。
三、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很多的名言都已經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很重要,學生進行了大量的閱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識,學生可以從書中領略到大千世界的奇妙,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好習慣一旦建立,必然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發揮作用,學生將受益匪淺,在不斷的閱讀中,他們的自身素養得以全面持續的發展。
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注意事項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意一些問題,不能讓學生沉迷于小說,沉迷于這些虛擬的情節而忽視了學習的任務,所以,教師要做好監督工作,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要克制自己,多讀一些對自身有益的書。另外,學生通過書本,知道了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人文景觀,雖然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但由于他們的認知有限,可能會對未來想入非非,這也需要教師及時發現并做好引導。
總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質,當然,卻也不能忽視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大要求。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學校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7).
[2]孫歡.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2).
編輯 賀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