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
摘要:解決數學問題實質就是要求學生利用綜合性的、創造性的數學知識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多樣化方法的題型,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采用多樣化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實際上也是數學思想的多樣化。本文就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 方法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209-01
一、解決問題多樣化的內涵分析
不同學生生活的背景不同,性格、學習能力、認知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存在不同,對于學生的這種差異化表現,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尊重,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想法為基礎開展自主思考和探索,得到多種多樣的解題方法。小學數學教師是學生終身數學學習的引導者,對于教師來說,應該不斷學習問題多樣化的相關理論知識,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了解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的最新進展。此外,教師還要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數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例如在講解圓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這樣提問:“將一個完整的圓分成兩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定是圓的二分之一嗎?”學生開展激烈的討論,一些學生認為是,一些學生則認為不是,教師可以從這些學生中選擇幾名代表闡述他們的想法,認為是的學生代表將一個圓形紙片對折,然后問其他學生:“將紙片對折,每個部分是不是圓的二分之一呢?”大家都說是;而認為不是的學生代表將圓形紙片隨意撕下一部分,問其他學生:“這也是圓的一部分,但是這顯然不是圓的二分之一”這時教師進行總結:“將圓分成兩份,每一份是圓的二分之一的條件就是:將這個圓平均分”。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和討論,不僅讓學生認識到思考問題要注重全面性,又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小學數學的解題方法分析
解決小學階段的數學問題,需要運用公式和恰當的程序,但是一個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解題找到數學規律,找到更多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目前的小學數學解題方法多樣化教學中存在一些缺陷:(1)教學方法單一,很多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目標,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不夠開放,選擇的例題都是題型非常單一的,并且很多教師仍然采用理論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2)教學目標缺乏開放性,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只知道傳授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忽視了培養學生實際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創新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目標太過封閉狹隘;(3)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傳統解決問題方法教學中,教師教授給學生解題方法和技巧后,學生只會一味地生搬硬套,模板化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沒有益處。
三、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能力的策略
(一)倡導多樣化解題
在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開展實踐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總結出的不同解題方法給予支持和鼓勵,要求學生改變千篇一律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要求學生想出越來越多的方法,而是要求學生以自己的能力為基礎,不斷探索更加高效的解題方式,切忌產生“隨心所欲”的想法,一味追求解題方法的數量而不顧質量,教師可以采用展示解題方法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總結出來的解題方法展示給其他學生,讓學生自己分析和比較,評價各個解題方法的優劣,樹立解題方法質量的觀念,熟練掌握若干種解題方法并能夠靈活運用。
(二)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
培養學生解題方法多樣化的能力,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在講課前教師可以與學生聊天,以此了解學生的大致情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解題。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尊重,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總結出其他解題方法。數學教學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解題,還要引導他們認識解題方法背后的數學思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情景教學法,例如給學生25元錢,讓學生通過合理的搭配同時買到三種蔬菜,引導學生互相討論,培養他們的開放性思維。
四、結語
綜上,在解題方法多樣化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鼓勵學生創新解題思想和解題方法,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才是最適合他們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向坤.探究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J].時代教育,2015(8):37.
[2]王云花.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6(30):66.
[3]吳國騫.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6(8):68.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