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賢 唐樹良 翟小娜
摘 要:當前正值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時期,其人才培養呈現出新特點和新需求,對大學英語課程與各專業的相關性提出了要求。為了適應這一新形勢,要立足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和師資方面的實際情況,引入國際優質慕課資源,建構與專業相關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以增強英語教學的工具性,提升學生借助英語這個語言工具學習專業知識,發展專業技能的能力,促進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推動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
關鍵詞:慕課;大學英語;后續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9-0109-02
Abstract: At present, when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re transitioning to the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ir talents are presented with new features and new demand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and the professional relevance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is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troduce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y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nstruct the follow-up courses of college English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eaching,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language tool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evelop professional skills,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Keywords: MOOC; college English; follow-up courses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的大力倡導,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工作不斷推進。相較于普通本科院校,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最大特點便是以培養和造就高層次專業技術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比對此目標可以發現,傳統的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為主要目標的,單一的通用類大學英語課程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期的人才培養需要。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英語勢必要增強與專業相關的工具性特征,重構課程體系,在部分保留通用英語課程的同時,迅速開發為學生專業學習需求和未來工作需求服務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主要是與學科專業相關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然而,現實情況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師往往只通語言,缺乏其他專業知識,在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轉型的形勢下,短時間內,無法迅速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不能滿足專業性較強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需要。所幸國外相關學科的優質慕課課程的開發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思路。
一、國外慕課的發展與優勢
慕課(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種以開放訪問和大規模參與為特點的在線課程。慕課的概念于2008年,由加拿大學者提出。2011年,一場慕課“風暴”在美國掀起,并迅速席卷全球,由此涌現出了一批以Udacity、Coursera、edX為代表的優質網絡慕課平臺。國外頂尖學校紛紛依托各種慕課平臺面向全球學習者推出自己的開放式課程。慕課以其優質的教學資源,帶來了數字信息時代新型的、革命式教學范式,對高等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引發了國內外眾多高等教育研究者與研究組織的廣泛關注。
相較于傳統的課程教學,慕課具有眾多優點。首先,慕課課程主題多樣,涉及不同學科,學習者可以根據學習需求選擇最理想的課程進行學習。其次,慕課課程質量上乘。各大國際慕課平臺集結了大量由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眾多一流高等學府的名師所授課程,教學質量得到了根本保證。再次,慕課具有廣泛的開放性,準入門檻低,任何人都可以注冊學習,且大部分課程免費開放。此外,慕課基于互聯網開設,使得用戶自由選擇電腦、手機等設備,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參與學習活動。
由此看來,如若將國際慕課引入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學生可以隨時參與和自己的專業、職業發展最為相關的國際一流英語授課課程,這無疑會有效增強大學英語課程的工具性,促進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優化與完善。
二、新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
將慕課資源引入大學英語教學,開設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構新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要圍繞以下四個要點開展相關工作。
(一)新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各課程開設時間的安排
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條件較之211和985工程院校較弱,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與能力水平不夠理想,無法在入學伊始便進行與專業相關的英語學習。因此在新型課程體系中,應在學生入學的前幾個學期保留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水平的通用類英語課程。待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一定要求后,為了滿足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期,培養復合型、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需要,可基于國際優質慕課資源與校本慕課資源,建設旨在為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或未來工作需求服務的專門用途類英語課程。這些后續課程可以在學生入學的第三或者第四個學期以必修課的形式納入課程體系,也可以在第三個學期及之后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
(二)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教學中慕課資源的引入
在當前的教育數字信息化時代,全球頂尖高校紛紛融入慕課浪潮,依托國際知名慕課平臺推出優質課程。國內的果殼網與國際三大知名慕課平臺運營商Udacity、Coursera、edX合作,在網站的MOOC學院版塊匯總了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等國外知名學校開設的經濟管理、法律、數學統計等幾十個專業的一千多門課程。在建設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時,可依托果殼網,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學生的專業特點,篩選出適合學生專業發展需要、專業知識與英語能力水平的基礎性專業課程。同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應針對選定的國際慕課視頻中的語言與專業知識重點與難點錄制配套的校本慕課視頻。
(三)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緊密聯系。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變革,特別是基于國際慕課資源的后續課程的設立勢必引起教學模式的轉變。在后續課程建設中可引入數字化教育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在課前引導學生依托國際慕課網絡平臺,完成觀看英語教學視頻、用英語完成作業、在線討論交流與同伴互評等任務。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前觀看與國際慕課視頻配套的校本慕課視頻。在課上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在課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并指導學生完成與課前學習相關的,以拓展語言與專業知識和鍛煉應用技能為目標的訓練任務。
(四)“語言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的雙導師制的設立
基于國際慕課資源建設大學英語專門用途類課程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無論是從眾多的國外慕課資源中篩選出適合學生專業發展需要、專業知識與英語能力水平的課程,還是針對國際慕課教學視頻中的語言和專業知識重點與難點制作補充性的校本慕課視頻、為學生答疑解惑,亦或是設計與課前學習相關的課上訓練任務都對教師的英語語言能力與專業知識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盡管這種要求要遠遠低于直接開設和講授ESP課程對教師的要求,但以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師資水平,只憑語言課教師,或者單靠專業課教師還是難以勝任。因此語言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要結組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語言與專業知識體系,協同完成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教學工作。
三、構建新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對轉型期地方本科院校的意義
在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過渡期內,基于國外相關專業的優質慕課資源,結合“語言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的雙導師制,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建設新型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重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有助于突破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期的師資條件限制,引導學生依托國際網絡慕課平臺,隨時、隨地學習全球頂尖學校的優質專業課程,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此外,由于所選用的國外慕課均以英語授課,且基于國際慕課平臺的討論、練習、測試都以英語進行,這對提升學生與專業學習相關的英語能力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最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后續課程教學中的引入,有助于學生在課前的網絡慕課學習中鍛煉其自主學習能力,在課上的任務訓練中,內化知識,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與英語應用能力。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新型后續課程的設立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英語能力、專業技術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從而最終促成應用技術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有力地推動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Luciano F. E-ducation and the Languages of Information[J]. Philos.Technol, 2013(26).
[2]曾明星,周清平.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5(4).
[3]劉繼斌,趙曉宇.MOOC對我國大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啟示[J].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4).
[4]秦朝暉,何云峰.發揮“慕課”資源優勢 破解公共基礎課教學困境[J].中國高等教育,2014(11).
[5]王欣.MOOC視域中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的路徑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