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
摘 要:如今,越來越多的現代文化充斥文化市場,成為了新一波的文化潮流,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傳統文化將失去現實意義。文章聚焦傳統文化在思政教學中體現出的價值功能,考察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現狀,指出傳統文化應用在高校思政教育時面臨的挑戰,并試圖根據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間的關聯,發掘出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對策,最終真正實現高校思政教育新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9-0167-02
Abstract: Nowadays, more and more modern culture occupies the culture market and has become the newest cultural trend, but this doesn't mean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ll lose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lor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challen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acing when applied to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ries to obtain the 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lending in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new development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education; ideology and politics
引言
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多樣性的價值功能,它不僅可以規范個體行為、培養愛國情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抬升思想層次。如今,不少大學思政課堂參照古代學堂,在課堂教學中增添自律精神等內容,以實現文化交匯下的思政教學創新爭優。本文主要采取綜合資料法和理論實際交叉法,了解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實際互動狀態,獲取創新教學的新式路徑。
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功能
(一)規范個人行為
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體現出的最基本價值,即是對大學生個體行為的約束與規范。縱覽中國5000年的發展歷史,其中不乏對個人行為作出規范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不僅提醒了人們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日后為人處世時嚴格要求自己、寬容對待他人,還強調了學生個體應該維持自身的心態平衡,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或學習上的困難跟挫折。如今,隨著高校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依托不斷深化,傳統文化的價值功能也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檢驗。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學實踐中,傳統文化對個人行為的規范作用已然達到新的高度以及更廣闊的范疇,這是一些現代文化所無法企及的。
(二)培養愛國情懷
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學生群體可以依托熟悉的傳統文化背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抽象的核心內涵,這極大縮短了學生對晦澀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掌握時間,保證了學生的愛國情懷能夠在短期內實現高效培養;此外,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后,二者的優勢將達成強強互補,在此前提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單一的知識點灌輸,而是有血有肉的傳統文化故事引導,其實際的教育教學效果自然是不容小覷的。
(三)抬升思想層次
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滿足大學生群體對思想層次抬升的根本需求,充分實現了文化與思想碰撞的強強聯合。從目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教學反饋結果來看,大學生不僅可以從教師的教學實踐中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心內涵,還能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烘托與啟迪,進一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所包含的先進思想。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核心內涵相得益彰,并放光彩,大學生政治思想的深層次提升自然是指日可待。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一)課堂教學增添自律精神等內容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功能的強化,校方及教師越來越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應用,紛紛采取課堂教學增添自律精神等內容的方式,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層面針對新增加入大學生思政教育課堂教學的自律精神等良好美德作出了逐一闡述,還根據精神美德背后的傳統故事一一解說,這使得大學生群體能夠在理解自律精神的同時,深刻感知自律精神背后的文化故事。這樣的課堂教學內容設定,是較為典型的傳統文化走進大學校園與課堂的表現。
(二)文化交匯強調思政教學創新爭優
在多元文化交匯的背景下,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更進一步與傳統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通常會強調思政教學的創新爭優。一方面,在融合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時,學校師生會采取較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實現虛擬教學,保證學生在學有余力的前提下,能夠通過多種渠道的學習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及其背后的傳統文化故事;另一方面,學校層面還加強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篩選,盡可能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文化要素作出集中推廣,保證廣大師生群體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能夠真正從中得利,達到思政教學創新爭優的預期目標。
三、傳統文化應用于大學生思政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一)學生未能充分踐行自律精神
盡管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功能,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二者依然無法實現高度融合,這說明課堂教學與學生個人規范間的脫節問題仍然十分明顯。教師側面只是單一的在課堂教學中增添了自律精神等傳統美德,忽視了自律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吻合,導致實際的教學質量并不容樂觀,此外,教師的教學側重于口頭教學和板書教學,忽視了學生群體的實踐操作,這使得學生在進行個人行為規范時,仍然無法將自律精神等傳統美德落到實處,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面臨巨大挑戰。
(二)愛國教育講座的觀眾好評度低
高校思政工作一直重視愛國主義情懷的教育,但很多高校在設定講座內容和講座模式時,卻沒有考慮到廣大師生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現了學生需求與校方供應不符的現象。同時,學校層面采取講座綁定的方式,將講座與一般的學分認定相互捆綁,使得學生為了學分而去參加講座,實際收效并不容樂觀。
(三)傳統文化尚未推進思政教育創新
由于傳統文化對思政教育有著抬升思想層次的價值功能,傳統文化的引入往往得到校方領導的高度關注。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校方領導和師生卻未能將傳統文化的積極效應發揮到實處,這直接阻礙了傳統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爭優的推進作用。一方面,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未能采取恰當的方式融合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文化,保持二者之間存在著文化沖突現象;另一方面,教師只是在意識層面考慮到只想政治創新爭優的必要性,卻未能在個人行動中加以呈現,使得意識與行動脫節的現象十分明顯。
四、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對策
(一)維持樂觀健康的正確心態
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爭優時,應當加強教師和學生的雙方面關注,努力維持樂觀健康的心態。教師應尋找具有感化性的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文化進行引導,保證學生能夠在接觸到傳統文化故事的同時就得到相應的啟發;而當學生心態過于高漲時,教師也應該采取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方式,使得學生在傳統文化故事的自我理解中,得到優秀文化理念的學習和應用,真正避免學生個體過于高傲自負的心態形成。
(二)開展綜合性愛國主義講座
單一的愛國主義教育講座,不僅無法實現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文化的融合,還容易出現事倍功半的負面效果,因此,在后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時,應當盡可能多地開展綜合性愛國主義講座,實現愛國情懷的真正灌輸。而在開展過程中,既要強調愛國主義核心人物的綜合性,保證每個學生在參與愛國主義講座后,能夠理解相關人物的傳統文化故事,也要實現愛國主義核心內涵的綜合性,使得學生能夠真正領悟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文化匯聚的綜合價值,最大化實現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養成。
(三)推崇創新創優的先進理念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創新創優的先進理念逐步成為經濟發展和政治建設的重要核心。在后續發展過程中,想要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高度,就應密切融合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文化,推崇創新創優的先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通過多種模式的教學嘗試,推進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實現創新教學模式下傳統文化的充分應用,還要采取思想政治教師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雙向提升的方法,促成教師教學課堂的轉型升級,并最終作用于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優化。
五、結束語
盡管傳統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功能已經受到學界廣泛的關注與高度重視,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大學生思政教育對傳統文化的依托仍面臨著較大挑戰。學生未能充分踐行自律精神、心態維持的成效也并不明顯、愛國教育講座的觀眾好評度低、傳統文化尚未推進思政教育創新等,都需校方領導和廣大師生采取進一步措施。在后期發展過程中,要培養個人嚴于律己的品性、維持樂觀健康的正確心態、開展綜合性愛國主義講座并推崇創新創優的先進理念,以真正實現傳統文化的綜合融入。
參考文獻
[1]劉呂高,田崇軍.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作用[J].中華文化論壇,2014(03):162-165.
[2]黃潔.文化自覺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4(20):57-58.
[3]張健.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中國報業,2013(14):14-16.
[4]紀曉蓉.依托傳統文化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