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

摘要:當前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汽車已經成為新時代潮流的混合動力轎車的典范,其先進的技術也是世界頂級.設計以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驅動系統為切入點,并設計適合于教學及培訓使用的教學系統。
關鍵詞:混合動力;Prius;驅動系統;教學設計
為學習者提供一種簡易、快速的學習材料,從簡到易、由淺到深相結合,分析當前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引出未來車輛發展方向,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由燃料電池供電的各類驅動系的技術應用科學是未來最有指望解決陸上運輸工具問題的辦法。
1教學目標分析
1.1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去分析動力傳遞、部件轉向等問題的一般步驟及方法;(2)選擇性學習研究混合動力驅動系統的拓展內容。
1.2過程與方法
(1)學習獨立自主探索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2)體驗實踐的過程,實踐過程中設計,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實踐,學會交流分享學習成果;(2撼受計算機技術對汽車發展的推動作用。2學習者特征分析
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上課比較認真,但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同時每個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存在的差距更為明顯。設計方案的構思是一個分析、構思、比較、權衡等思維活動交相輝映的過程,也是批判性想象、創造性思考、科學決策綜合運用的過程,需課件直觀展示,激發他們的興趣,再從簡到難,逐步深入,使他們輕松的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3教學方法和手段
啟發式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問題解決學習策略、合作式學習策略。
根據一貫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生都配有學習資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紙筆分析與混合動力動力驅動系統學習、同學們之間互動交流、反饋訓練相結合的獨立自主學習。
根據學生特點,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借助多媒體等教具以教師為主導,信息量大,條理清晰,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對知識學習,更加簡潔直觀、形象;課后反思和反饋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情況,教師完善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
在學習中我們運用了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使教與學得到一個更好學習效果。
4教學內容框架
第一章環境問題,混合動力系統基礎。任務一:了解當今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任務二:了解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史;任務三:掌握混合動力汽車的工作過程;任務四:掌握混合動力汽車的設計。
第二章豐田混合動力汽車Prius技術。任務一:了解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的簡介;任務二:掌握主要零部件;任務三:掌握豐田混合動力特性。
第三章豐田普銳斯動力驅動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任務一:理解行星齒輪結構分析;任務二:掌握變速驅動橋的組成和作用;任務三:掌握混合動力在各種工況下零部件工作情況。
5預設能力目標
根據設計可以根據與企業技術專家共同研討企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并承擔職業能力培養目的,現設計主要適合于教學及培訓使用的教學系統,完成相應“一體化”教學學材的開發工作技術領域。
5.1專業能力
(1)能夠通過整車找出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驅動系統組成;
(2)能夠識別混合動力普銳斯典型工況的能力。
5.2社會能力
(1)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克服困難與挫折能力,永不放棄的精神;
(2)工作中與他人的團隊合作能力,并分享彼此學習的成果,共同進步、共同學習。
5.2方法能力
(1)通過老師傳授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斷自學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學會自己不斷總結,提升能力以滿足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的能力。
6教學資源設計及過程
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直觀、形象的效果展示,并設計課程設計及教學進程表,這樣更好的去完成教學。教學系統設計在正規的學校教育、全民的社會教育和繼續教育以及工業、農業、金融、軍事、服務等各行業、各部門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中都可廣泛的應用。
7設計反思
(1)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師生交流思維活躍,培養了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即時反饋與延時反饋相結合,落實學生學習。重視調節學生學習進度、質量以外,課堂中及時提出疑問,進行討論、回答,關注即時效果;“課后拓展布置”集體提交作業,延時反饋,關注學生學習的長期效果。兩種反饋的結合提高了教學、學習調節的品質,提高了教學實效性。
(2)動畫演示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看,結合著想象,思考,達到良好的效果本設計需要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等四個最基本的構成性要素,是系統運行的前提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教學過程并把知識點掌握并運用與實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