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中,《旅游政策法規》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該課程在實踐教學中卻存在諸多問題。文章針對普遍存在的教材欠缺更新、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等問題,結合教學經驗和實踐,試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評體系、教師素質四個方面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以期對該課程的課堂教學和旅游本科人才的培養有所裨益。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旅游政策法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F5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17)05-0094-03
應用型本科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形式,它立足于地方人才的需要,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中,《旅游政策法規》課程的教學改革非常關鍵,它對旅游管理類學生專業能力的塑造、職業素養的養成、職業生涯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的實際情況,從《旅游政策法規》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評體系、任課教師四個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一、應用型本科院?!堵糜握叻ㄒ帯氛n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符合地方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的教材欠缺
梳理眾多旅游法類教材,發現符合培養要求的教材欠缺。首先是版本陳舊,內容更新滯后。常用的《旅游法教程》[1]的最新版次還是2011年出版的。隨著近年來各項旅游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特別是2013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旅游法類教材的內容并沒有相應地進行增刪或修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對中國公民出入境和外國人入出境重新歸納,中國公民不準出境情形新增了“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等內容,外國人不準出境情形新增了“拖欠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內容。
其次,教材內容安排與應用型本科專業需求不吻合。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主要培養的是在地方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區等旅游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實用性人才。立足于學生就業所需,教材內容應當側重于學生要打交道的、用得多的旅游專項法律法規知識,如旅行社法律法規、導游人員法律法規、飯店法律法規、景區法律法規、地方旅游法規等。同樣以《旅游法教程》為例[1],該教村內容龐雜、講究面面俱到,除了旅游專項法律法規知識外,還加入了競爭法、價格法、稅收法等知識,導致內容安排不合理,缺乏主次、很多內容的實用性不強。
(二)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缺乏激情
課堂教學期間也多次跟學生交流過本課程學習的看法。學生普遍認為《旅游政策法規》課程枯燥乏味,學習提不起勁。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本課程的性質和內容決定的。旅游法類課程理論性較強,內容要記憶理解的法律條文較多,學生的惰性和厭倦心理導致學習熱情缺乏。如講到導游人員法律法規時,導游人員在從事導游活動中扣分的情形及對應的具體扣分值等內容,學生就覺得很麻煩,不愿背。二是合適的教材欠缺。選用的教材篇章太多,內容雜且趣味性不強,學生看到課本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缺乏學習本門課程的熱情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如不加正確引導的話,會讓學生陷入“缺乏學習激情→無興趣學習→不愿學習→反感學習”的惡性消極行為模式當中。
(三)任課教師“先天不足”的弊病
應用型旅游管理類人才的培養對本課程任課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能力、法學素養等要求都非常高。然而在現實教學中,《旅游政策法規》任課教師基本有兩大“硬傷”,可謂“先天不足”。首先,任課教師基本上不是法學專業出身[2],主要是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師。旅游法律法規知識是整個法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教師擁有系統的法學知識在《旅游政策法規》教學中優勢明顯,能更好地把旅游法律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因此,任課教師只有擁有扎實的旅游專業基礎和較強的法學素養才能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旅游政策法規的教學目標,來上好這門課。
其次,任課教師容易淪為法律條文的“宣講者”?!堵糜握叻ㄒ帯肥侨珖鴮в钨Y格證的必考科目之一,課程傳統教學更多地關注“應試”,很大程度上默認了任課教師照本宣科的現象。教師過度依賴教材,講授內容拘泥于教案或課件,教學流于呆板模式化、無新意。學生只管死記硬背法律條文,課堂學習不參與,師生互動少,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難以形成統一的整體,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應用型本科院?!堵糜握叻ㄒ帯氛n程教學改革建議
(一)及時更新、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任課教師不能過分依賴教材,首先要查找大量旅游相關法律資料,留意國家旅游法律政策動向,及時更新充實教學內容。除了參照2013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增刪修改相關教學內容之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隨時通過網絡等渠道及時更新充實教學內容。如講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知識時,可就2014年9月15日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組建的時事,來充實我國旅游行政管理體系的知識。
其次,根據院校人才培養要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授課對象是旅游管理類專業而非法學專業的學生,無需全面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應當有選擇地重點學習旅游政策法規的相關知識[3];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地方性,與就業相掛鉤,應當側重學生實際工作崗位經常接觸到的旅游法律法規知識。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時,可圍繞旅游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展開,主要是涉及到旅游者、旅游經營者、旅游行政管理者和旅游資源的法律知識,重點講述旅游消費者法律法規、旅行社法律法規、導游法律法規、飯店法律法規、旅游資源法律法規、旅游合同法律法規六大塊內容。同時,依據所在本科院校地方性的特點,可收集常用的地方旅游法規。如池州學院位于九華山風景區附近,《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的內容就有必要在教學案例中涉及。
(二)針對學生特點,選擇多樣化教學方法
傳統講述與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在本課程中已不太能滿足90后大學生求新求異求參與的需要。針對多數學生對本課程缺乏學習熱情的現象,教師可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以提高教學效果。
1.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但這里強調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突出師生互動性,并配合案例背景。通過討論,碰撞思維,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升華所學法律知識。例如,在講到飯店法律法規知識時,通過2008年的一個典型案例,引出“飯店規定的12點鐘前必須退房是否合理”這個問題,并展開討論。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下,學生會暢所欲言,上課效果自然會得到明顯地提高。
2.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教學法主要通過角色扮演來呈現,考驗的是學生參與力、協作力、創造力、表演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下吸收所學法律知識,并能靈活運用于實踐。該教學方式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處理問題,在實踐中檢驗充實理論。時間充裕的話也可配合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情景模擬需要一定的準備和演練時間,教師在上課之前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模擬??紤]到可操作性和學生需求,情景多是設定在帶團過程中、旅行社內、飯店內、景區內等。如條件允許的話,也可把旅游法律問題采用模擬法庭形式來對薄公堂。
3.競賽
競賽主要采用辯論和比賽的形式,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激發學生上進心,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辯論可以選擇旅游活動中的疑難案例作為論題,構建正反論點的小組抗辯,辯論應提前讓學生收集辯論資料,在雙方辯論過程中加強對旅游法律知識的理解。比賽常用的是與情景模擬相結合的導游模擬大賽,主要比的是導游處理旅游糾紛問題的能力,在提升學生法律素養的同時又能提高專業服務技能。
(三)建立過程與結果相并重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側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傳統單一閉卷考核,忽略了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實踐能力的考評,不能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能力的掌握情況。因此,本課程宜采用過程考核和期末閉卷考核相并重的評價方式。學生的考核成績由平時的學習態度、課內實踐參與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和期末卷面得分四個方面得出。即可采用:總評成績=學習態度(含考勤、課堂紀律)×15%+課內實踐(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競賽等)×30%+書面作業×5%+期末卷面成績×50%。在這里,提高了課內實踐的考核比例,一是可以刺激學生的參與激情;二是課內實踐確實可以鍛煉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符合教學目的。而書面作業所占比例下降,是因為近兩年所教旅游管理類學生多以文科生為主,這方面的情況都完成得較好,學生區別不明顯,這方面的考核分值可適當下降。
(四)加強任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旅游政策法規》課程對任課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能力、法學素養要求都較高。而旅游管理專業任課教師多數缺乏系統法學知識背景,因此,任課教師應在強化自身專業素質、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更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法學素養,才能培養出具有較高專業素質和法學素養的應用型旅游人才,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通過自學、在線學習、外出進修等多種渠道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當然,地方院校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學習平臺,如池州學院的青年教師沙龍活動就給各青年任課教師構建了學習交流的橋梁。
三、小結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教學改革是項任重道遠的艱巨任務,需要教學管理人員和任課老師的共同努力。就《旅游政策法規》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課程教學改革顯得迫在眉睫。針對地方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任課教師可自行編寫合適的教材,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選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建立科學的課程考評體系來逐步達到學生對旅游法律知識有效掌握和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任課教師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保證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出符合地方實際需求的應用型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韓玉靈.旅游法教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鄧映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旅游政策法規》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2).
[3]汪傳才.旅游法教學芻議[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報,2005(1).
[作者簡介]程丹,女,廣西師范學院旅游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旅游資源與經濟。
[責任編輯 熈 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