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
[摘要]文博事業改革創新是提升工作質量的重點,本文以現階段文博事業的特點和工作形式為基礎,結合近年來文博事業改革創新工作和方案,分析其中的工作內容,提出現階段文博事業改革創新路徑,以期提升文博事業改革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文博事業;改革創新;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26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7)10-0075-02
在近20多年的改革發展中,通過不斷努力和創新,我國的文物、博物館工作管理系統和工作形式得到了有效改變,并且積累了更多的工作經驗。同時,長期實踐表明,在以往工作理念下進行改變是沒有結果的,中國文物、博物館工作要結合時代發展進行創新,從而拓展實際工作內容,改變工作形式,創新工作方法,取得更好的工作業績。
一、提升博物館的社會地位
大部分城市都不止一個博物館,但是彼此具備的文物資源劃分并不平衡。就算是收藏非常豐富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一些著名的館藏數量都是有限制性的。因此,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創新觀念,注重發揮博物館中“博”和“物”的優勢,根據現階段國家、社會以及人民群眾具備的文物信息和資源,彼此結合,不斷創新,明確發展方向,從而提升博物館社會宣傳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穩固博物館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館藏信息資源是博物館發展和創新的基礎,但是每一個博物館具備的資源和信息都是有限的,無法進行全面展覽。因此,要想全面展現博物館,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優化資源。在現階段,要想利用資源更好創新,需要積極探索、深入分析,將一些獨立的文物資源整合到一起,使單一的力量匯聚為強大的力量,從而實現資源應用的最大化、最優化,促使博物館資源走出地下室,面向大眾和社會,拓展博物館的館藏資源,從而為博物館的發展奠定有效的基礎,并在大眾心中樹立友好、淵博的形象。
二、加強文物資源保護
關注文物資源的保護工作,確保地域特點、應用意義,展現一定的社會生活需求。同時,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管理理念,將行政保護與規劃工作有效整合到一起。因此,在實際發展中需要提升文物的法律保護,合理設定完善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博物館發展模式,并且將其融入國家建設發展工作和城鄉發展工作中。
要提升行政保護工作的強度,制定符合本地發展的文化遺產保護規章制度。依據實際文物保護工作情況和區域文化特色,創造區域文化品牌。堅持以《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為我國保護文物資源的主要依據,提升保護工作中的規范和專家評價的影響力。
三、拓展文博事業信息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和平臺的不斷創新,文博事業在發展中也結合了很多優質的信息技術。文博事業信息化主要是全面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深入創新和應用文物信息資源,全面提升文物保護、救助以及應用、管理等工作能力。我國自1980年開始研究和分析博物館中計算機的應用,并且逐漸開始拓展文物、博物館中的信息化建設,在“十五”會議召開之后,信息技術在文博行業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提升理解是文博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現階段,文博事業信息化建設在實施的過程中,對實際發展的內容定位不明確,缺少科學的管理方案,相關的信息化建設還不具備完善的制度和法律,各自為政、反復構建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注重硬件輕視應用、注重創新輕視維護的情況經常出現。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改變創新理念,提升思想覺悟,加大文博行業信息化工作的影響力和意義。要想創造完善的文博信息化法律規定和標準要求,提升創造文博信息化建設的全面規劃、重點工作以及文化遺產區域性專門規劃,關注信息資源的構建,以此創造全面的信息化建設管理系統,確保規劃工作有理論基礎、有法律規定、有秩序的建設,從而實施有效的管理。
第二,信息資源是文博信息化建設的中心。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遺產大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遺留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現階段,我國的文博信息資源開發應用工作過于老套,信息工作能力較低。文物調查和信息資源庫管理系統構建是認識文物數量、工作根本以及提升信息化資源建設的基礎工作。文博單位要結合文物調查工作,全面應用所有有效條件,提升信息資源的獲取,創造多樣化的文博信息資源服務工作。
第三,需求主導是文博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方向。文博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就是應用,而應用的重點是需求。文博工作具備獨特的發展方向和優勢的信息技術需求,信息化建設不能遠離實際工作,需要在實際發展中提升信息技術創新和實際工作的結合,以行業要求引導應用信息技術分析和應用軟件創新,以信息化應用提升實際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現階段,行業中的信息技術分析和實際軟件開發較為老套,無法滿足文博事業發展的緊迫需求。要想改變這一狀況,需要深入研究行業發展的特點和需求,關注行業發展中的信息化科學研究建設,提升考古發現場地的數字化記錄和文物保護、圖形圖像管理、三維模擬展示等技術的應用和創新,以此滿足實際行業發展的需求。結合文博行業的工作需求,創新完善、安全有效的行業系列應用軟件,提升應用概率,從而有效提升文博系統的工作質量和管理效率,促進文博事業信息化。
四、注重人才團隊的構建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人才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資源,人才團隊的構建是系統工作不斷創新的基礎內容。人是博物館工作中最為活躍,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構建一個優質的博物館需要依靠兩個團隊,一個是專業技術人員團隊,另一個是管理人才團隊。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是通過實際專業訓練的,時代在不停發展,博物館工作需要永遠走在時代前面。因此,需要不斷提升和加強人才團隊的構建,這是一項非常艱巨和重要的工作。
另外,要樹立事業發展、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營造優質的育人和用人工作氛圍。文博事業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構建完善的人才團隊,同時確保人才團隊的素質和工作、管理能力以及工作方向與實際工作發展的速度相符。文博工作需要全面發揮出其具備的社會影響力,從而提升實際工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這樣就需要確保人才資源。由此需要全面認識人才團隊構建的重要性,明確人才構建和人才發展的理念,一定要將素質、能力和基礎知識作為評價人才的主要依據。要在理論上構成珍惜人才、愛護人才的引導,創造一個優質的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發展環境。
五、加強文博工作的改革創新
博物館文化是中國優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需要承擔起優質社會文化建設的文化責任。依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國家發展,分析文物、博物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依據實情,分析我國長期以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整體方案,全面研究文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未來的主要發展道路,從而不斷創新理念,改變發展方向,為文博事業的創新奠定基礎。
在文博工作實際改革中,需要關注發展、創新、平穩三者的關系,有效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平穩開展文博創新工作。文博工作具備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專業發展特點,在實際創新的過程中,需要遵照發展原則,積極參與,不斷關注和分析,從而實施完善的創新工作。要深入分析文博事業的創新,但是在實際發展中其創新的工作強度不高,落實工作總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出現這一問題的影響因素是理論知識和實踐情況的結合不夠,觀念創新也不夠完善和開放,同時拓展工作不全面,在遇到機會的時候,沒有及時掌握,也沒有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和重點。因此,在實際發展中需要關注重點,突破限制。只有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明確創新、發展和平穩的關系,才可以徹底解決文博事業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取得長效發展。
六、結語
總而言之,經過長時間的探索與發展,我國的文博事業管理系統和工作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改變和整合,同時現階段已經獲取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工作經驗。通過分析創新工作案例可知,文博事業一定要結合時代的需求和特點,進行制度和系統創新,從而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和途徑。
[參考文獻]
[1]李耀申. 試談文博事業改革創新的幾個問題[J]. 中國博物館,2013,(4).
[2]蘇東海. 創新,中國文博事業深化改革的動力[J]. 中國博物館,2013,(4).
[3]茅威放. 淺論文博事業的管理創新[A]. 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陳云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廈門陳嘉庚紀念館.新中國人物博物館6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陳云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廈門陳嘉庚紀念館,2011.
[4]劉瓊蓮,彭躍輝. 文博事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特征及構成[J]. 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3,(4).
[5]王成. 新形勢下的文博事業發展[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9).
[6]龔晗. 試探文物博物事業的改革[J]. 神州,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