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艷
摘 要:初中數學對于教育而言越來越重要,它受到了教育體制下的關注。但是在初中生的調查中發現,不在少數的學生覺得數學十分的困難,對于他們而言十分的無趣,而且對數學有很強的排斥心里。本文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探討對于數學教學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心理教學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對于學生的學習更加看中其本身的發展。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而學習的本身還是需要學生自己來。新課標的數學目標旨在讓人人都能學有價值的數學,可以獲得不同的發展。但是因為初中生所處的年紀,他們對于外界充滿了未知,所以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不大,如何改變學生對于數學的厭學心理呢?將初中數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用心理學的是指研究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心理以及規律,使他們更好的學習,從而熱愛數學。
一、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到快樂
在以前的教學體制里,數學教學顯得十分的無趣,通常衡量學生成績的好壞都是分數,而這也成為評判一個學生優秀與否,但是現在的改革認為,分數的高低比在學習中的快樂更不重要。應該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獲得的樂趣以及情感體驗。比如,當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有什么不能解決的題目?這些題目如何有效的解決直接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信心。如果數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能夠正確的引導學生培養對于數學的興趣,在學習中感到快樂。比如在計算一道數學題目的時候,復雜的演算,一遍一遍的重復,當計算出正確答案的時候,所能夠獲得的快樂和幸福的體會,這就是學習數學的樂趣。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學生如何學習數學,久而久之會產生對數學的恐懼進而形成障礙,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極其不利的。所以在新課改的學習中,應該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努力不斷的熱愛和突破自身學習的缺陷,激發他們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關注學生對于數學獨特的見解,尤其是特別的想法以及解題的思路,這樣可以鼓勵他們多花時間在數學上面。
二、強化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習中,強化情感是很重要的一種力量。正強化是通過獎勵、表揚相互聯系起來,而負強化則通過處罰、批評等手段。如果對學生進行過多的負強化會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得到傷害,進而對于學習產生厭惡,這時候應該采用鼓勵、支持、引導的手段,慢慢的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從積極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鼓勵以及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尤其是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自尊心在建立的過程中,因此從心理上親近自己,讓他們熱愛數學。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評學生,讓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扼殺,這樣學生就不會熱愛學習。因此應該學會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如何分析數學問題,如何解決數學問題,如何體會在數學中進行邏輯思考的能力,增強數學的信心。這樣學生才會越學習越喜歡數學。
三、以期待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贊美是一切事物的偉大源泉,對于贊美的力量那可是不容小覷的。它會讓人產生正面的積極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 時候,如果得到鼓勵,比如回答問題得到表揚,做出一道有難度的題目的時候,老師的評價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從而變得自信,激發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多花時間在數學上。有時候正確的引導會讓學生對于學習有著更深的熱愛和喜歡。對于老師而言只是一個簡單的微信,一句口頭的表揚,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增強自信心。
懂得利用期待的心理,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對于教師而言,有期望才會更加看重學生,對于學生來說,有期待才會更好的變得更加優秀。真心的期望可以讓學生更加的尊重老師,讓學生更加的努力變得更優秀。而如果老師對學生有所期待,會使得老師尊重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點,發散性的思維,培養他們善于思考的能力。而這種相互的關系會使得他們的學習過程越來越融洽。在上課的時候,適當的運用肢體語言,用鼓勵的眼神可以讓那個學生多參與討論以及學習。讓他們慢慢的改變原本對于數學的厭惡或者害怕。同時如果有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或者是課后的作業有完成得不好的地方,老師應該采用循循善誘的方法,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嚴厲的批評學生或者讓學生在同學面前丟臉等等,如果善意的提醒,或者鼓勵他更好的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心理有安慰,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相信自己可以學習好數學,進而開始努力學習,這樣對于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很有幫助的。數學的學習不是一天的功夫,需要落實到日常的一點一點,只有鼓勵學生,讓學生養成對于數學的興趣,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更加熱愛學習數學,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感染學生,發揮一個作為老師應該有的行為。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是一個老師的本職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曹才翰,章建躍.數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遲艷杰.教學論的基礎[J]教育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