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煊
摘 要: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初始階段,對小學生今后發展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科學之一,對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不斷推廣實施,我國教育體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得到了更新。在全新的歷史時期,需要我們及時轉變過去傳統落后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大膽創新,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創新 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101-01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實現教學創新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基于小學數學教學需求,教學創新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就要從教學目標、教學課堂導入、教學方法創新等方面努力,保證小學數學教學能夠在整體實效方面有所提升。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必要性,從教學實踐角度重點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創新,促進整體教學發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質量。
一、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提出的具體要求
1.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十分有必要,創新能力新課程對小學生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能力。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里所說的創造能力是指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后,能夠針對學習中存在的疑問自己開展研究和探索,將學習到數學知識不能夠應用具體的問題中,鍛煉學生數學知識實際應用能力。
2.小學數學教學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但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數學知識、推論、理論、假設都是由生活中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數學現象,并且有很多事情和數字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數學教學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生活化的案例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案例作為教學資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保證學生能夠應用自己切身的生活體驗去認識數學問題,理解數學理念和概念,將學習到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3.教學和育人的有效結合
新課程教學理念對教育理念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不再是簡單的單向知識的傳遞,還要注重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小學生全面進步發展。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理論和數學現象,還要重視培養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小學階段學生好像一張白紙,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對小學生進行全面培養,保證小學生在獲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
二、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對策分析
1.從教學目標制定進行創新
考慮到小學數學教學實際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目標的關系到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對整體的教學效果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從這個角度出發,小學數學教學創新中需要我們從教學目標出發,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對過去傳統教學目標的制定規則進行改革。為了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目標能夠得到全面創新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視改變過去教學目制定的規則,采用先深入調查研究,后制定教學目標的方法,保證教學目標制定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教學目標制定的更加準確;其次,教學目標制定要貼近學生實際。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學實踐的重要手段,基于從這個目標出發,教學目標制定要保證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在制定過程中要全面把握教學目標制定原則,為指導教學實踐奠定堅實基礎;最后,教學目標制定還應該保證滿足教學需求。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起創新性主要體現在滿足教學需求為主,只有保證對實際的教學形成有力的促進,才能保證教學目標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課堂導入開展創新
首先,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課堂導入,就需要做到先聲奪人,吸引學生注意力,對全新的教學內容進行探索,發現全新的創新點,再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趣的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只有保證這樣才能在教學前打開沉悶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從而為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奠定堅實基礎;其次,操作演示初步感知。小學生的年齡教學,對很多事物不能全面的認知,并且很在意教師的評價和喜歡模仿教師,因此在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通過操作演示會對學生起到一種積極暗示的作用,學生會結合教師的示范去主動思考問題;最后,用舊知識引導出新知識。一般情況下教師在引入新內容之前,都會帶領學生回顧以下舊知識,然后在回顧的基礎上引入新知識,這種方法是十分普遍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識的前提下,還能夠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在此工作做完之后,教師還可以采用巧設疑問,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強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調動整個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3.采用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群體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從而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開展差異性教學。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完成一些基礎性的教學內容,然后結合小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對不同學生群體制定不同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全面進步,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合作探究工作,通過分組探究,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預留給每一個小組充足的探究時間,通過小組內的討論,解決數學問題,從整體上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夠增加小學生的合作意識。
參考文獻
[1]肖必平.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 2016(26)
[2]武志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生物技術世界. 2014(12)
[3]王春蘭.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4(24)
[4]孫政.讓數學思想的滲透成為數學教學的理想追求[J].基礎教育研究. 2015(09)
[5]鄭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2015(21)
[6]左都雁.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