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春萍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數學的邏輯性非常強,它與語文有著本質的區別。數學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中的公式、理論與語文相比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性;樂趣
一、重視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數學學習是非常注重方式方法的。因此,教師要重視數學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應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探求數學知識。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能否利用好這一個時期,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從小就能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教師首先要做好引導工作。比如在學習整理同級運算的順序時,教師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地掌握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之后正確計算三步式題。教師在講完基本的運算過程之后,要給予學生充足的互相討論的時間,之后讓學生正確應用到具體的實際問題中,讓學生自己解決。通過老師指導、學生應用學習,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與實際結合起來可以讓理論知識更加有趣、生動。
二、創設教學情景,重視學習情感的培養
情景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通過情景教學能夠更好地讓學生直接參與,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比如教師在講授圓時,可以首先讓學生自己舉例身邊的圓形物體,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對圓的基本印象,充分地感知圓。其次,再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圓形物體,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點等。例如,設置小猴子騎車比賽的游戲,不同的是車輪的形狀是不同的。有圓形,有正方形,也有長方形、梯形等,讓學生自己思考哪種車輪的車子最先到。通過這樣的情景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形成一種寬松的教學氛圍。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認識數學,不再單純地認為數學只是一堆枯燥的理論知識。
三、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小學階段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提高自身能力非常重要的階段。但是小學生本身的特點也給學習帶來了一些挑戰。小學生非常好動,而且容易被周圍的事物所吸引。因此,這個時期的教學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更好地享受學習的樂趣?,F如今,對于大多數的小學生來說,數學算是他們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如果不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那么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會越來越低,甚至厭惡數學,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數學中有些知識是統一的,有的知識是沒有必要深究的,如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等。而有些數學理論知識是需要教師進一步講解探究的。因此,在備課過程中要有的放矢,有重難點之分,這樣學生學起知識來才更加有章法。
小學教育是鏈接初中與幼兒園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水嶺。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小學生在這一階段不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對于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教育是培養人才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因此,在任何時候教育始終都不能松懈。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時候養成好的學習方式,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大有裨益。現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除了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沒有更好的、有效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對于數學這樣的學科來說更是如此,理論性特別強更需要有良好而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我們要一直致力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海波.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5(15).
[2]康鑫.《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驗與研究》課題研究結題報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0):70.
[3]趙木根,孫惠萍.實施有效教學 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小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研究》課題研究結題報告[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