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娜崴 夏宇
摘要:人才培養模式是專業建設的整體思路。基于現代學徒制制定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工學結合、崗位銜接、校企共育”為核心。在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進行雙語人才培養,目的是通過校企雙方的交互訓教共同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了解會展行業背景和狀況,具備從事會展策劃和管理服務以及外語交際能力,同時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以滿足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真正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方共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會展經濟 雙語人才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0-0023-02
一、 會展人才需求現狀
1. 會展專業人才緊缺
自申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足球分賽以來,秦皇島舉辦展會的數量、水平和規模呈上升態勢。近年來,會展業所帶來的收益已經成為秦皇島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吸引游客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葡萄酒、皮草、服裝、汽車、房地產展覽會等一些有影響力的會展品牌,逐漸成長起來。秦皇島正加大力度發展會展業,已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了國際展覽中心。然而,與秦皇島會展經濟發展形成較大反差的是專業人才數量嚴重缺乏,分布不均衡,絕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和正規學歷教育。盡管近年來一些高校開設了會展的專本科教育,但是與會展業的迅猛發展相比,專業人才還處于緊缺狀態。
2. 雙語復合型人才不足
會展業是一個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國際化程度高的產業,因此需要外語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秦皇島作為旅游城市,近年來與國外交流頻繁,所以對會展雙語人才需求很大。但是具備較強外語能力、且會展專業知識扎實的人才嚴重不足,這已成為秦皇島會展行業的一大缺口。
二、 會展人才培養現狀
(一) 會展業人才培養現狀
1.教育主體
秦皇島市開設會展教學的機構主要為高等院校。近幾年,部分秦皇島高校如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都開設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
2.課程設置
兩所高校基本上都以會議、展覽和節事活動的策劃與管理為主,相關課程占了專業核心課程的70%以上。
3.存在問題
(1)培養目標不明確。由于兩所高校的會展教育均起步于近幾年,學科設置和培養模式處于探索階段。會展行業本身又是新興行業,沒有嚴格的行業標準,同時對從業人員也沒有具體的職業標準,這造成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會展教育脫離實際、學生只會動口不會動手的現象比較明顯。
(2)課程體系不完善。首先,專業課程設置五花八門。整體課程體系設置主次不分,追求面廣,不夠專深;其次,缺乏與秦皇島區域經濟定位相統一的特色課程,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特色專長和針對會展行業的某一專項技能。
(二)會展雙語人才培養現狀
現代會展業是一個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國際化程度高的產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相當高。不僅需要具備扎實專業知識的人才,還要求外語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秦皇島作為旅游城市,近年來與國外交流頻繁,所以對會展雙語人才需求很大。然而筆者通過對兩所高校進行調研發現,課程設置主要涉及會展專業相關課程,沒有開設外語專業和會展英語課程。這使得會展雙語人才培養失衡,不能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對其的大量需求。
三、 現代學徒制內涵及培養模式
1.內涵
所謂現代學徒制,是西方有關國家實施的將傳統學徒培訓方式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學校與企業合作式的職業教育制度”,是對傳統學徒制的發展。廣義而言,適應現代經濟與社會需求,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納入國家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學徒制形態都是現代學徒制。這種職業教育制度很好地實現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能有效地幫助學習者學習知識、訓練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和養成職業態度。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一種新的形式。
2.培養模式
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注重人的個別差異,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實現 “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式。 以教師培訓工人,工人帶教師、教師帶學生、工人帶學生等多方位促進、全面發展的技能培養模式。
四、 構建校企共育雙語人才培養模式
(一)培養目標
通過校企雙方的交互訓教共同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了解會展行業背景和狀況,具備從事會展策劃和管理服務的、外語交際能力強的、同時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體系
根據高職培養目標,結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學生通過一年的會展專業知識和外語知識學習,會展行業一年的學徒制實踐與一年的專業頂崗實習和外語情景實踐,實現“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
1.構建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會展專業的教師隊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大專院校畢業的專業教師,一部分聘自會展行業的專任教師。結合他們的強項和弱勢,取長補短,通過導師制和集體備課制等方法,提高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培養 “雙師型”教師,逐漸形成一支特色鮮明、業務能力強、專兼結合的教練型教學隊伍。
2.完善課程體系,合理設置課程,推進“雙證融通”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總體上呈現“4+2”狀態。其中“4”即“四個模塊”——公共基礎課模塊、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核心課模塊、職業訓練課模塊,“2”即分方向培養:會展管理和會展策劃。
(1)公共基礎課模塊在人才培養中起到打基礎作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法律意識、職業漢語能力、外語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組織管理、溝通協調能力;體育運動能力。
(2)專業基礎課模塊在人才培養中起承前啟后、厚基礎、寬口徑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文化修養、審美情趣和職業道德等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商務談判和基層管理能力。
(3)專業核心課模塊在人才培養中起傳授會展專業理論與知識,打造學生專業素質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營銷、策劃、服務與管理等專業核心能力。
(4)職業訓練課模塊在人才培養中起熟練技能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在畢業時除了獲得畢業證書外,還必須考取國家會展策劃師或是展覽講解員等職業資格證書,以此作為大學期間學習與實踐的證明。
3.搭建校企合作的教學平臺
在實踐教學中,采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企業聯合建設實訓基地,搭建工學結合的技能教學平臺,進行實
崗培養。按照未來崗位的任務編制訓練項目,讓學生在真實的展會環境中訓練,采取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知識、鍛煉能力、積累經驗,從而形成職業能力。
五、結語
現代學徒制是當今世界各國職業教育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形式之一。以此為原則制定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工學結合、崗位銜接、校企共育”。在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進行雙語人才培養,就是把一年的會展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外語知識、一年的學徒制實踐和一年的專業頂崗實習和外語情景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學有所用,真正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方共贏。
參考文獻:
[1] 畢會娜,王越. 河北省會展人才需求與會展人才培養調研報告[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
[2]謝俊華.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 職教論壇,2013.
[3]趙鵬飛,陳秀虎. “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 [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
[4]關晶,石偉平.西方現代學徒制的特征及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1.
[5]劉曉.我國學徒制發展的歷史考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1.
[6]唐文君.學徒制授業模式在職業教育中的新應用[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7]胡秀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