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霞
摘 要:教育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教師需在教學各環節中堅持問題導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問題導向;教學過程;自主預習;合作探究;自主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0-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63
教育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教學各環節中堅持問題導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自主預習、合作探究、自主復習三個環節,那么,如何在這三個環節中堅持問題導向呢?
一、自主預習——重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預習是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決定是否學有成效的前提和基礎。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預習。自主預習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步驟:
(一)通讀教材
教材是學習的重要依據,課堂教學離不開教材。因此,預習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通讀教材。看教材講了些什么,可以概括為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何邏輯關系,哪些問題好理解,哪些問題不好理解。可以說,這直接決定了自主預習的效果。
(二)發現問題
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在理解教材所講內容的同時,對教材所講的觀點、邏輯進行深入思考,看看有沒有值得質疑的地方,這是自主預習的關鍵所在。發現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的多,如果通過自主預習,發現不了問題,那么,課堂教學也就失去了作用。
記得筆者高中的生物老師有個習慣,就是課上集中處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如果一個班級在預習的過程中沒有發現問題,那么,這節課就上自習課。這個習慣直接培養了我們在學習中自主思考,發現問題的能力。可以說,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是自主預習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重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經過自主預習,發現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就著重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一起研究這些問題,以期解決這些問題。
(一)生生互動,解決問題
到了課堂學習時,首先要進行分組合作探究。各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每個人發現的問題展示給本組的學生進行研究。有很多問題,在某位學生來看,是個問題,而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可能就不是個問題。那么,通過其他學生的解釋和分析,這個問題或許也就解決了。當然也有相對普遍的問題,大家都覺的是個問題,那么,就需要集中全組成員的智慧來共同研究解決。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思維碰撞中,或許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二)組組交流,解決問題
如果一個組經過組員的齊心協力,仍然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小組之間的交流。也就是一個學習小組提出問題后,看看有沒有其他學習小組可以解決。同樣的,在某組學生來看,有很多問題是個問題,而對于其他組的學生來說,可能就不是個問題。這樣,通過其他組的幫助,一些問題同樣可以解決。當然,從本質上來講,這種交流仍然屬于生生互動的范疇。
(三)師生互動,解決問題
當通過組內研討、組間交流都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說明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就需要教師出面組織學生解決問題了。當然,教師的出面,也不是簡單地由教師告訴學生一個標準答案就算完事,教師在此的作用主要是發揮引導作用。
為了很好地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必須時刻關注一個組內研討問題的方案和進程,看看這個問題未能解決到底卡在了哪些地方。是思維方法的問題,還是欠缺新知的問題,抑或是邏輯的問題,只有對此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在隨后引導大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根據問題出現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完成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和解決。
三、自主復習——重在鞏固新知,發現新問題
在前兩步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學會及時地進行自主復習,自主復習的目的在于及時鞏固學到的新知,在鞏固的過程中,看看是否所有關于本課的問題都已經得到解決,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否都已掌握。如此,才能發現大家在學習過程中的漏洞和欠缺,才能不斷地取得新的進步。有很多學生課上聽得很明白,但是到了自己進行檢測時,才發現很多問題依然不會,這就很可能是忽略了自主復習這一重要的學習環節所致。
(一)及時復習
根據遺忘規律,剛剛學習的東西,遺忘的速度最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漸漸減緩。因此,當課堂學習完了以后,一定要進行及時復習,否則,就可能因為遺忘規律發生作用,從而忘記很多關于某個問題解決時的細節,致使一些學習過程前功盡棄,加大接下來的學習困難度,因此,無論學習的任務多重,一定要堅持一個重要的原則——當天學習的東西一定要當天復習。
(二)深度挖掘
及時復習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放過程,而是一個在回憶的基礎上再度升華的過程。學生需要在這個過程進行二次深度挖掘,看看本課的學習是否還存在著新的問題。有很多時候,學生會在復習的時候發現課堂學習時未能發現的問題,或者發現在解決其他問題時迸發出的新問題。這是相當可貴的,只有這樣的問題意識,才能引導自己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未來需要的人才,并非是具備了多么豐富的知識,而是看是否具備了不斷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順應時代的這一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問題導向,培養學生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從而成為時代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胡小勇,胡曉黎,謝丹丹.問題導向促進在線學習者認知能力發展的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1(3):21-26.
[2]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