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陳田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體制的日益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職業素質等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已經成為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的根本性需求。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問題展開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高效輔導員職業化實現路徑,旨在為推動我國高校事業穩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輔導員;職業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國家教育部為了深入貫徹和落實中央有關政策規定、文件精神,提出了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的重要性。可以說,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意義重大,是實現高校教育大眾化、社會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根本保障,也是促進高校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力量和有效手段。
一、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問題
1.職業地位認可度較低
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地位認可度較低,由于其職責劃分界限不明確,職業地位的獨立性較差,所以對其職業定位的難度較大,長期困擾著高等教育。盡管絕大多數高校及教育部門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進行了明確劃分,同時對高校輔導員的主要職權、義務進行了標準化界定,但是高校輔導員所承擔的工作內容較多,所扮演的角色較為復雜,其職業地位認可度普遍較低。
2.隊伍穩定性較差
調查發現,我國高校輔導員所承擔的工作內容十分繁瑣,工作量非常大,不僅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所處理的事情相當棘手,職業的認同感較低、聲譽較差。因此,絕大多數高校教師并不愿意擔任輔導員,甚至有些人員為了獲得在高校就業的機會,才愿意從事輔導員職業工作[1]。與此同時,部分高校輔導員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一有機會便放棄本職工作。如此一來,高校輔導員隊伍穩定性較差,人才流動性較大,輔導員職業化發展嚴重受阻。
3.專業化程度較低
高校輔導員日常主要工作為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養的教育和輔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高校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高校輔導員的本職工作內容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的教育內容范疇也得以擴大,不僅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還負責學生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助學貸款、獎學金評定及就業輔導等工作。因此,要求高校輔導員具備一定的專業化素養。然而,就當前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化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高校輔導員專業化水平低,基本上無法達到勝任本職工作能力的標準,從而成為職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
4.管理考評機制不完善
筆者通過對我國高校輔導員管理考評機制展開研究,發現絕大多數高校并未建立輔導員管理考評機制,也有部分高校對輔導員制定了管理規范,構建了考評體系,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基本上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并未產生實質性的成效。由于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較多,所以在管理考評過程中,無法科學確定考評指標,缺乏合理、可行的考評依據,造成高校輔導員工作缺乏標準和規范,嚴重影響其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效,其業績能力和水平無法準確衡量,影響到職業化發展[2]。
二、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實現路徑
1.提高職業地位認同度
首先,高校要明確輔導員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尤其是對輔導員職業定義要準確,等級劃分要明確,并確定輔導員的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和職業能力標準規范,從而為高校輔導員聘用工作提供有力依據,同時為輔導員職業化教育培訓提供參考標準。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構建獨立、完善的輔導員認證體系,堅持輔導員持證上崗原則,根據輔導員的道德、能力、業績等水平,開展有針對性的評定工作。其次,政府部門、教育機構與高等院校要共同研究制定高校輔導員職業準則,明確高校輔導員職業地位,最終為職業地位提高奠定基礎。
2.健全職業化制度保障體系
高校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創新和研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職業化制度保障體系,打造一支專業化、技能型、高素質輔導員隊伍[3]。同時,明確高校輔導員崗位職責、晉升機制和準入條件,優先支持高校輔導員獲得選先評優的資格,為其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和晉升空間,以此來達到穩定高校輔導員隊伍、留住人才的目的。
3.增強隊伍專業化
通過對我國高校輔導員職業角色進行研究,發現高校輔導員所承擔的日常事務類型復雜、種類較多,工作量較大。通常情況下,高校輔導員不僅要承擔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養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而且需要承擔身心健康、助學貸款、選先評優、班級活動、就業輔導等工作。由于所承擔的工作內容多、類型復雜,所以需要輔導員具備一定的專業化技能和高尚道德素養,特別是要具備工作創新能力,學習和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運動學等學科知識,最終成為一名政治感敏銳、道德素養高、專業技能好、文化能力強的專業化、技能型、高素質人才[4]。
4.健全和完善管理考評機制
對于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來講,健全和完善的管理考評機制尤為關鍵,對于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有一定的促進和推動作用。高校要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工作,不斷健全和完善輔導員績效管理考評機制,加大對輔導員專業化教育和培訓工作力度,建立獎懲分明的工作反饋機制,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確保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管理與考評科學、規范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為了實現高校輔導員職業化順利、有序發展,需要從提升地位、制度完善、健全機制和提高專業化等方面入手,以此來促進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為高校發展和創新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小銘.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實現路徑選擇[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1):93-95.
[2]單德偉,強飆.再論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實現路徑[J].江蘇高教,2015(6):141-143.
[3]夏金海.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對策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5.
[4]倪娟,杜德省.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的實現路徑[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131-133.
作者簡介:白 楊(1984-),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助教,主要從事酒店管理、學生思想政治研究。
陳 田(1985-),男,漢族,湖北鐘祥人,本科,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助教,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