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優勢逐漸被社會各界所重視,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需要相關部門開展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定位以及工作人員和對象的具體研究,文章將會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方式進行分析,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落實奠定良好的的思想基礎。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時效性;策略研究
黨的十八大為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相關政策,自經濟全球化之后,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得到了確立,而思想政治工作面對的社會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物質影響下的人心逐漸浮躁,給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此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認識到我國社會以及國家的發展趨勢之下,探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實際手段,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實踐的認知程度,發揮出思想政治工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帶來的巨大作用。
一、明確思想政治工作活動的定位
思想政治工作是采取一定的手段來教育和說服人,是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覺悟開展的一系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自古以來的優秀傳統,雖然面對的社會環境以及國際背景都不同,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是無法代替的,即使不同時期使用的理論和方式都不同,但是歸根結底都是根據時代的變化,針對發生的問題做出正確的決斷,讓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做實效性的改變。
經濟全球化以來,我國的工作重點一直處于經濟建設的層面,出現了多種所有制混合的市場體系,因此人們的價值觀念也隨即發生了變化,既有推進經濟繁榮的影響,也有形成黨員信仰消失的影響。面對不斷發生變化的社會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明確自身工作的定位,這不僅是履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基礎,更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的前提。人的行為往往會受到思想的指導和影響,因此只要讓人接受正確思想政治理論的熏陶,就能讓人按照相關的政策和條款辦事,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學內涵。但是社會并非會長時間處于理想化的狀態,因此完全依據思想政治哲學來開展工作很容易讓人對社會產生期望過大的意識,在沒有取得預期進展的時候過于失望和悲觀,進而對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價值產生懷疑。就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而言,應當做到趨利避害和積極向上,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讓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發展也有了十足的信心,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當利用這些積極向上的因素,最大程度的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為人民的思想政治覺悟水平提供根本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應當明確客觀環境可能產生的危害,盡量將消極的風險杜絕在外,使用恰當的方式宣揚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價值,而且在方法上要符合我國人民的特質,提高其辨別是非和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為我國社會安定以及國力增強做出貢獻。
二、維護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利益
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方面來說,思想政治工作與利益息息相關。馬克思先生認為,思想若是和利益分離,那么出丑的一定是自己。因此可以說利益才是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和發展的基礎,脫離利益來談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空洞無味的,而且也不能為解決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實際問題做出合理判斷。維護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基本利益是我國在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原則,同時也是與共產主義的利益觀相符合。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對資源配置優化的一種方式,可以說,精神或者是物質利益對人都有激勵作用,但是從效率上來將,物質利益往往能帶來更加明顯的積極影響。
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發展了十余年,在此期間,各個省份和地區的集體及個人都在科學的思想政治指導下,逐漸體會到了國家實力增長的好處,但是由于當時的政策會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導致了很長時間的貧富差距過大,因此也導致了思想政治工作處于階段性的形式主義和空對空的形式,沒有將人們的利益考慮其中,就會出現明顯落后于社會主義建設的行為,既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也不為大多數的人所接納。由此可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不能排除人們利益之外去分析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也不能在沒有物質的基礎之上去解決任何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保障其對象的利益,為人民解決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遇到的難題,才能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根據目前所取得的經驗來看,凡是能夠為人民群眾著想的的,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的,才能被稱作是有實際效果的思想政治工作。利益的概念并非僅僅是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還包括了政治利益、局部利益以及整體利益等,強調物質利益的原因在于人們的積極性可以通過該角度有所加強,但是必須采取科學的手段來處理利益相關的事宜,不能用力過猛導致矯枉過正,讓人們只關注物質,忽視了正常工作的價值,這樣會導致和思想政治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從提高思想政治實效性的兩個方式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對明確思想政治工作活動的定位以及維護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利益開展了探討,強調了辯證思想以及針對性對策的重要性,為我國思想政治工作時效性的提升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