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姍
摘 要:文章以啦啦操在中小學開展的可行性分析為題展開論述,介紹了啦啦操的起源,結合相關的研究文獻,分析了在中小學開展啦啦操的可行性。作者希望可以推廣啦啦操,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最終為國家的發展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啦啦操;中小學;可行性分析
啦啦操屬于新的健身形式,具有很強的競技性、娛樂性、藝術性以及觀賞性。該健身項目在開展的過程中,采用了感染性、鼓動性的形式,融合了音樂、口號、服裝、道具等元素,以及跑、走、跳等動作,采用了各種造型,使得動作更加連貫。學生通過參與活動,能夠激發他們的內在活力,并增強團隊協作的精神。
一、啦啦操的起源
啦啦操最早誕生于美國,到目前已經有上百年歷史。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啦啦操代表了振奮精神、提高士氣的意思。在早期表演啦啦操時,其主要為親友團的吶喊、鼓掌、歡呼,形式比較單一。后來,隨著啦啦操的不斷發展,在形式上也越來越多樣化,有效地融合了音樂與舞蹈,同時包含了多種動作。當前,啦啦操已經初具規模,并發展到了其他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在21世紀,國內也開始流行這種運動。
二、中小學開展啦啦操的可行性
1.啦啦操能增強學生的體質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啦啦操運動采用各種跳躍性的動作,激發了學生的彈跳力與爆發力,訓練了學生的平衡力;同時,利用各種舞蹈動作,提高了學生身體的柔韌度,使其動作更加靈敏、協調;另外,讓學生進行拋接動作、托舉動作的訓練,能夠加強力量、動作速度的鍛煉。當學生連續完成不同的動作練習時,就達到了增強體質的目的。
2.啦啦操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啦啦操是基于觀眾的拉拉隊活動而興起的,展現了青春動感的活力,體現了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該項目是一種新的健身活動,包括多種藝術元素與動作內容,具有很強的動感性、藝術性、健體性。與此同時,中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有著強烈的個性化特點,在新鮮的事物面前能夠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基于此,在中小學開展啦啦操后,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在認知、鍛煉上的需求,而且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個性化的發展,提高了他們在藝術、運動方面的創造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愛國精神。
3.啦啦操在中小學開展的多種優勢
研究表明,在中小學開展啦啦操具有多重優勢。
(1)根據啦啦操自身的要求與學校的特點,可以將操場作為發展陣地。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而且便于將啦啦操的感染性、鼓動性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2)中小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比賽活動,如籃球賽、足球賽、運動會等。這樣,可以更方便地開展啦啦操。
(3)中小學教師經過了專業、系統的教育,可以規范地教學啦啦操,為啦啦操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4)當前,根據國家義務階段的要求,學校均應該將“體育、藝術2+1”項目落實到位,采用課堂教育的方式,開展藝術、體育、音樂教學;同時,依據項目的內容,制訂詳細、完善的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除此之外,在中小學開展啦啦操活動時,學校要引起高度重視,給學生搭建良好的平臺。比如,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或者文體活動時間,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的校園文化體育活動。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必須掌握兩項以上的運動技能以及一項技術技能,保證啦啦操的教學質量。這在學生以后的發展中,便于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取得更大的發展。
4.啦啦操有益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學生在參與啦啦操的過程中,能夠自覺地配合團隊來完成動作,這樣也培養了他們積極交流、相互協作、勇于拼搏、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同時,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完成了音樂、體育、舞蹈的完美結合,展現了活力四射的青春魅力。除此之外,啦啦操的感染性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歡樂,使學生緩解了學習的壓力和負擔、釋放了不良的情緒,從而提高了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結語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體育方面的鍛煉越來越不足,不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鑒于此,本文引入了起源于美國的啦啦操項目,希望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以看出,啦啦操作為一種新的運動項目,能夠調動學生在運動、學習方面的熱情,增強他們的團隊精神以及創新精神,同時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在未來的中小學教育中,開展啦啦操是非常可行的。
參考文獻:
[1]梅森勇.成都市新都區中小學啦啦操推廣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9).
[2]朱靜靜,李羊羊.我國中小學開展啦啦操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4).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西固城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