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珠英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赤錫中心小學)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廣泛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中,涌現出許多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方法,比如情境教學、探究式教學以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多媒體教學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先進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思維導圖進行簡單介紹,然后以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為例,探討利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學習興趣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不僅在考試中占有較大比重,還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有關鍵性影響。從數學學科的內容特點來看,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通常需要依靠大量的計算練習,有一定的枯燥性。尤其是高年級階段的數學課程,難度明顯提升,學生在學習時感到吃力,容易產生數學學習的畏懼感,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因此,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十分重要,必須不斷探索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強化各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效果,利用其較強的組織、分析能力,幫助學生降低數學學習難度,建立數學學習信心,從而愛上數學學習,取得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一、思維導圖簡述
思維導圖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由英國教育學家Tony提出的一種幫助理解和記憶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自提出以來,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并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已成為西方許多國家小學教育的常用輔助手段。思維導圖的繪制通常使用色彩豐富的線條,標注上必要的文字,從一個核心點出發,對知識結構進行層級梳理,使知識結構脈絡清晰,各個知識點之間建立起較強的聯系,有助于人的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在廣泛的實踐中,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能夠切實幫助人們提高思維能力。目前,思維導圖在我國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但大多集中在語文、英語、地理等文科類學科,在理科類學科的應用較少,尤其是在小學數學學科的應用。從思維導圖自身的作用和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來看,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同樣適用。
二、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特點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數學教學難度明顯提升,雖然主要內容還是數與代數、圖形、概率統計等內容,但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明顯提高。比如,在整數計算方面加入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除數為兩位數的除法等,還開始學習小數計算,包括小數加減法和小數乘除法,計算難度明顯提升,學生非常容易出錯。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開始認識角,學習垂直與平行的概念,還有較為抽象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總體來說,數學學科的學習難度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而且,經過前三年的學習,學生的數學學習差異已經形成,數學基礎好的學生理解這些難度更高的知識可能還會容易一些,而數學基礎差的學生就會感覺非常吃力,從而難以跟上數學教學進度。基于這種情況,思維導圖在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知識結構直觀、清晰地展示,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加深對基本概念原理的記憶,從而熟練應用于計算、解題過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得到提高,自然會產生數學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三、利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策略
1.利用思維導圖優化知識結構,使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和計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充分挖掘數學知識,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
思維導圖的應用在這些方面可以起到關鍵性作用,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分散的知識點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系統全面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更好地領略數學知識嚴謹、縝密的特點和魅力。比如,在講解兩位數乘法時,課程內容涉及多種形式的口算乘法、筆算乘法及其應用,在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還要進行一些習題演練,隨著課堂進度的前進,講解的知識點越來越多,做得習題也越來越多,容易給學生造成混亂。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能巧妙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整堂課的知識結構框架,就能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聯系起來,系統、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自然能夠保持頭腦清醒,一步步跟隨教師的進度,完成每個知識點的學習,從而掌握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與此同時,學生也會感覺到自己對課堂的掌控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體驗到做課堂主人的快樂,從而提升數學學習興趣。
2.利用思維導圖突破概念難點,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形成階段,對難度較大、抽象性較強的知識概念的理解較為吃力。而小學四年級的許多概念都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這種情況下,若教師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對難度較高的知識概念進行生硬地講解,學生就更難以理解了。容易造成概念混淆,導致在計算、解題過程中用錯思路,準確率不高。
利用思維導圖對單個知識點進行剖析,可以使該知識點的各種邏輯關系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同時深化記憶。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一系列的知識概念進行梳理,并將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對比,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區分。比如,在講解認識多邊形時,教師可以從多邊形出發,繪制思維導圖,將學生接觸過的多邊形作為第一層延伸,比如三角形、四邊形等,然后再根據每種圖形的分類進行第二層延伸,比如三角形還可以分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四邊形則可以分為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分類之后再進行第三層延伸,具體探討每種圖形的性質,比如長方形對邊相等、四角相等等。這樣的知識體系劃分和梳理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理解記憶的難度,從而增加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3.利用思維導圖輔助教育活動,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得到明顯改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開展情境創設、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或合作探究學習。這些新穎的教學形式的應用目的是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從而使學生思維活躍,強化學習效果。但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在一旁提供指導和幫助,從而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師的輔助作用,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只需要找到一個核心點,從這個核心點出發,逐層延伸,就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整個方法。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各抒己見,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記錄小組的合作探究過程,避免有些學生的意見被遺漏,最后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得到最完善的解決方案。
比如,講解認識平行與垂直、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探討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異同點,并研究它們與正方形、長方形的關系,最后畫出思維導圖來闡述研究結果。這時學生就會從平行與垂直的知識出發,探究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并把有相同特點的圖形進行歸類,明確它們的從屬關系,最終畫出能體現四邊形體系結構的思維導圖。該思維導圖的正確畫法是從四邊形出發,第一層分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平行四邊形又可以引申出較為特殊的長方形,進而引申出最為特殊的正方形。畫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過程,也可以通過回顧思維導圖快速回想其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體系,并深刻記憶。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在小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降低數學理解難度,從而提升數學學習效果。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又會促進學生學習信心的提升,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馬學明.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6.
[2]王智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6.
[3]李夢瓊.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數學單元復習能力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4]賈丹.利用思維導圖解讀小學數學教材[D].四川師范大學,201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