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玲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細沙中學)
摘 要:初中教學質量與課堂效率的提升是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實踐中,教師要基于現代教育系統的相關教學模式與方法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改革,不斷優化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模式。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此種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對此主要對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應用
合作學習就是在相關教學活動的設置與開展中,教師利用學生自身的主動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或者課后時間通過一種相對自由的學習小組或者集體合作的形式開展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探究分析各種數學因素,進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中應用的最主要優勢就是可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行提升,其主要評判標準并不是學生自身的單獨成績,而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團隊成績。也就是說,在實踐中應用合作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素質以及數學學習能力的優化與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中應用有著一定的教學實踐效果。合作學習模式在應用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自身的合作與交流意識,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塑造有著推動作用,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學習,有利于其自身數學探究能力的形成,進而為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邏輯能力的優化起到促進作用。對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深入理解其重要意義,對其進行合理的應用。
1.教師在相關數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內在學習驅動,進而促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使學生從陳舊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讓學生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中迸發其內在的學習興趣,進而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
流,有效增強學生的素質能力,使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自身的數學探索意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基礎。
2.增強初中數學的互動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過于凸顯,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與交流,學生在此種教學模式下缺乏獨立的探究以及思考能力,與其他同學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同時,因為初中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要求,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這些問題長期累積,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狀態不佳。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知與理解,在各種實踐活動的開展中不斷深化學生的內在學習探究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的整體探究能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內容與相關教學目標,靈活巧妙地應用合作學習模式。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合作學習模式是現代教育的產物,是現階段教學課程改革模式之下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數學教學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融合,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以及學習能力,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實踐中,教師要基于以下幾點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
1.小組合作模式,這是合作學習的基礎模式之一。就是在班級教學中,對班級學生進行系統的劃分,使其形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開展相關數學學習活動。在操作過程中的重點就是如何進行數學合作小組的劃分。對此,教師可以基于班級學生的狀況、學習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為基礎,開展小組人員的選擇與劃分,保障學生小組的人員在四人左右。一個科學的學習小組,在數學學習中可以做到學習互助、性格互補。只有這樣的學習小組形式才可以保障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軸對稱”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教
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軸對稱圖形相關內容,學生在開展探究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定的困難與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思考分析,共同協商合作。在相關數學小組的交流與溝通中,學生要勇于表達自身的各種觀點與看法,通過學生之間的問題、觀點交換,可以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有效彌補自身存在的問題,真正提升了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有效增強了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2.競爭式合作學習小組,此種模式在合作學習中有著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初中生有著一定的競爭意識,教師可以基于心理學的角度,科學合理地設置學習小組,通過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不斷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競爭合作學習小組在數學中應用,可以有效增強學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學生在進行數學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只有保證其數學問題探究過程的有效以及結果的正確性才可以取得小組競賽的勝利,對此學生在數學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就會更加注重一些細節問題,學生就會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習能力,強化自身的分析能力,這樣就在無形之中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數學學習主動性,為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比賽的形式開展,再根據小組的作業完成過程、耗費時間、結果等因素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判,保證結果的公平性。
3.系統科學的評價方式,綜合評判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要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內化,使其轉化為學生自身的能力與素質,進而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對此教師在實踐中,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避免根據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要對學生的方方面面進行系統的考量,相關評價內容要涵蓋數學學習的各個方面,要對學生的數學課堂表現、數學知識認知能力、數學學習興趣等因素進行深入的探究分析。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重視自己的用詞語氣,要盡量運用褒義詞,避免對學生造成語言暴力,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動力。同時在合作學習模式的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凝聚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而使學生將個人競爭轉變為集體競爭,進而對其進行系統的評判,使學生在集體競爭中不斷優化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在現代教育領域,教師要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素質和能力,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對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在相關數學活動的開展中科學應用小組合作模式以及競爭合作模式,有效保障教學的有效性,并對其進行科學評判。在實踐中,應用此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教學效率,進而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茹.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8):156-160.
[2]張偉剛,孫文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150-155.
[3]桑明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28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