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丙強
摘 要:學科型教學游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將為小學數學教學注入新的血液。通過分析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出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和策略,從而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學科型教學游戲;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研究
當前義務教育正處在全面改革深化的階段,學科型教學游戲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學科型教學游戲可以在課堂上將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學中,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學習熱情,并且在游戲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
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弊端
小學數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屬于非常重要的課程,不僅要教會學生認識數字和運算法則,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基本的數學運算思維和邏輯思維。從而,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中,使用著固定的教學模式和思維,這樣的教學對小學生的思維養成和智力開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依然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通過自身的講解向學生傳輸課本上的知識,師生間的互動不夠活躍,學生還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對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而言缺乏主動思考的時間和過程,這樣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硬性規定計劃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這樣往往會造成教學目標過于功利化,因此,在教學中就會出現課堂缺乏豐富性和趣味性的情況。
在傳統小學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是將第二天的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然后在上課時將基礎知識和重難點進行講解,在課后布置練習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出現知識與知識的銜接問題,長時間出現銜接問題就會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渙散的情況,從而嚴重影響課程教學的質量。因此,就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改革教學方式和思想,在教學中引入和應用學科型教學游戲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參與到教學中,還能夠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溫故知新,更加易于接受新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游戲化應用的理論依據及條件分析
(一)學科型教學游戲引入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論依據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學科型教學游戲可以將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數學,并且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建構和訓練。
將學科型教學游戲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需要有理論依據作為支撐,將學科型教學游戲對小學數學的促進作用發揮到最大。理論依據主要包括一些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新的學習理論。在這些理論中,游戲化學習理論成為學科型教學游戲的主要理論依據,其實踐過程則是在教學中通過游戲化的方式實施教學,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將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從而完成學習目標。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另外,小學數學教學引入教學游戲還可以利用構建主義的學習理論。信息化時代中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已經成為重要的學習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并在教學中逐漸創造出有效的學習環境,從而為學生營造有動機的學習環境。
(二)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確定教學目標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首先應該注意的是確定教學目標,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任何游戲的應用都需要結合到現實的教學任務中,注意不能脫離教學目標,將具體的知識點與相應的游戲相結合,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深刻記憶這些知識點。
2.把握好游戲的尺度
娛樂性是學科型教育游戲最為突出的特點,在教學中需要教師精準地把握好游戲的尺度,否則很容易使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忘記教學任務和學習目的,從而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就缺失了游戲教學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的注意學生的反應并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游戲的進度,在游戲結束后通過不同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3.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學科型教學游戲來引導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是教學的任務和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茂和.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6(12):461.
[2]馮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6(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