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慧莉
摘 要: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基本上是老師一個人唱主角。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學逐漸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可采用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即興趣教學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運用研究
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初中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快速發(fā)展的高峰期,所以在初中時期加強體育鍛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鍛煉有利于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生長,有利于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還能增強抵抗力。學生有了好的身體,感冒、發(fā)燒這種輕微的癥狀就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多的困擾。體育鍛煉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減輕他們學習和生活的各種壓力。心情不好了,出去跑一跑步,宣泄一下情緒,所有的煩惱都消失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如何運用興趣教學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一、開放式教學,留給學生參與的空間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老師一人在前面示范動作,學生模仿的教學方式難免給人枯燥無趣的感覺,學生的參與情緒也不高。有的學生自制力強,還能跟著老師一板一眼地練習。而調皮的學生就開始開小差了,老師一眼看不到,他們就開始做鬼臉或者做與老師不同的動作,總之就是厭煩了這種機械的模仿。針對這種情況,老師不妨換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老師首先示范動作,然后把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讓技能較好的學生作為小組長,給組員做示范,并帶領大家一遍遍地練習,掌握各種動作要領。這樣老師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學生的動作練習,并對做得不規(guī)范的小組及時予以糾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圍成圓圈,邀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到圓圈中心為大家進行示范。當所有的小組都示范完畢后,學生可以舉手表決“最差小組”,并邀請最差小組的成員為大家表演節(jié)目。由于人人都不想做差生,所以大家參與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表演節(jié)目的形式還能讓學生從疲憊的練習中得以放松,也增添了體育課堂的趣味性。
二、讓學生在游戲當中鍛煉
學生要想提高各項技能,就要進行頻繁訓練。比如,學生想要提高奔跑的速度,就要一次次地沖刺并計時。這種重復枯燥的訓練,難免會使學生產(chǎn)生懈怠心理。為了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我們不妨把訓練融入游戲當中。我們可以設置這樣的游戲規(guī)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氣球從50米跑道的一頭運到另外一頭。游戲以接力的形式進行,小組內成員輪流上場。最后看哪個小組搬運的氣球最多,哪個小組就是勝利者。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可以在一旁吶喊助威,鼓舞士氣。在跑道上的學生受到鼓舞,干勁十足。游戲的訓練方式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游戲當中,享受著游戲的過程,學生一心只想取勝,絲毫感覺不到疲憊。
三、讓學生組建興趣小組
不同的學生對體育項目有著不同的偏愛。有的學生喜歡排球,每一次精準的接球都讓他們感到無比的快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他們喜歡這種激烈競爭的方式,每一次用假動作騙過對方都會獲得一種成就感。還有的學生喜歡乒乓球,他們勵志要將國球傳承下去,并發(fā)揚光大。為了讓學生的興趣得以發(fā)展,我們可讓有著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建興趣小組。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推動體育活動的持續(xù)開展。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我們可以將藝術的形式融入體育當中。如街舞與籃球的有效結合,讓學生運動的同時也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四、以比賽的形式增加學生的興趣
比賽是對學生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有效檢驗。為了加強不同班級間的交流與學習,學校可以經(jīng)常組織一些體育比賽,如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等等。學生為了贏得比賽,為自己的班級和團隊爭得榮譽,平時一定會加強各種技能的訓練,如耐力、爆發(fā)力等等。比賽同時還起到宣傳體育運動、吸引和鼓舞人們參加體育運動的作用。一場激烈的比賽往往能吸引眾多的人群,觀眾們往往被參賽選手精湛的技藝所折服。他們自己也躍躍欲試,想在比賽場上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贏得周圍的喝彩。于是這些被折服的觀眾也都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體育比賽不只是身體上的較量,它同時也是各種體育精神的集合。如中國女排,她們在奧運會上三負五勝,先低迷后逆襲,最終奪冠,體現(xiàn)了“為國爭光、無私奉獻、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學生在體育比賽中不僅能夠親身體會到合作精神,學會怎樣與別人合作,還能感受到集體的榮譽大于一切,不堅持到最后一刻決不氣餒,展現(xiàn)一種頑強拼搏的精神。
總之,興趣法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內心運動的渴望,讓他們自覺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促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軼中.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中的應用[J].才智,2013(22).
[2]黎雄輝.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