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鋼
摘 要:在當今的小學教育過程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提升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十分有利。根據有限的教學經驗,針對如何實現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有效開展、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一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為數學教育教學提供一些有利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互動教學;教學研究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越發嚴格,將課堂還給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越來越成為教育理念的主觀趨勢。而如何進行教學創新改革就成為每一位數學教師都應深入思考的問題。教育教學方法各有所長,每一位教師都應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適當地進行改革和變化。本文就針對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改革和舉措進行簡單的探討。
一、課堂操作互動探究,激發探究興趣
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講授時,不妨先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針對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奇心比較強等特點,依據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真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教師講授“三角形的三邊特征”時,就可以創設一個動手操作的場景。讓學生自行準備三個小木棍,然后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木棍進行三角形的構建。如果自己的三角形構建好了,再和同學的小木棍構建一下三角形,看一看是否能夠拼湊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如果構建成功,那么就引導學生去量一量構成三角形的這三個邊長都是多長?如果沒有構建成功,就再量一量三條邊的長度,通過兩組數據的羅列,對三邊進行比較,看一看沒有構成三角形具體是哪一條邊的問題?如果構成了三角形,三條邊長又滿足了什么樣的條件。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自己總結出“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的規律。突破傳統教學的單一化和理論化,引導學生自己實際動手進行操作,自己找尋數學問題中的答案,這樣的互動探究教學,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開展數學互動活動,鞏固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有所變化、有所創新,教師就不能依照傳統的教育方式,過于注重教材上的教學流程提示,墨守成規地按照編者的思路進行授課,而忽視了聯系實際的教學情況。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環節,鼓勵學生多進行互動交流,對促進學生探究教學十分有益。比如在進行四則運算的數學問題講解時,教師完全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個“買賣貨物”的場景。讓學生將自己身邊的事物,比如文具和書本等東西進行標價,然后小組之間開展購物活動,讓學生自由地進行物品的選取,然后共同計算購物所需要的錢數,再根據自制的“紙幣”進行付款和找零。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售貨員”和“購物者”之間的交際溝通,還能激發學生對四則運算的學習熱情。在這樣的互動教學活動中,數學問題變成了一種游戲形式,更具趣味性。當然,教師在進行這種問題講解的時候,也要結合大綱上要求的細節和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比起單純大量的習題練習,教學質量有了質的飛躍。
三、創設游戲互動場景,激發探究欲望
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并不成熟,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并不能很好地吸收。學生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更別提強制性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一刀切”。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和狀態,變換自己的教育形式。不可否認的是小學生對于游戲活動十分喜愛,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的設置用游戲的形式進行串聯。這樣的游戲形式在習題課上的作用可以說是非常顯著的。小學生往往都有注意力不集中、審題不仔細的問題。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之間互相進行評比,在相同的時間里,習題做完的用時最短的小組、準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得積分;小組內部進行檢查,能夠發現組內成員的問題,并且能夠引導組內成員進行改正的獲得積分;習題做完之后,能夠認真進行檢查并且將自己的錯題進行梳理的組內成員獲得積分等。通過這種形式的競爭和比拼,增強互動教學的緊張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互動學習欲望。
小學數學互動教學課堂體現的就是素質教育要求的“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育思想,互動教學的開展為教學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與傳統教學相比,互動教學在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探究學習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側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打破了教學內容的禁錮,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創新。本文只是根據筆者有限的教學經驗,簡單地說一說筆者認為比較可行的一些策略,尚有諸多問題有待各位同仁提出更好的想法,希望每一位數學教師都能深入鉆研教學方法,為更好地教學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徐敏,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8).
[2]伊秀云.淺析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J].學周刊,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