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艷
摘 要:如何讓初中生寫好語文作文是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共同探討的問題,并且這一問題亟待解決。為了解決這一實踐中的困境,農村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從以下幾點入手,進行有效教學嘗試,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語文;初中教學;作文能力
長久以來,提升初中生語文作文能力一直就是語文教學實踐中的老大難問題,并且這一問題在農村語文教學中解決起來更
難。因為農村初中生語文知識的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興趣也各有不同,因此,要想提高農村初中生語文寫作能力實為難上加難。但是,作為教師,應當迎難而上,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優勢,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一、把握農村寫作教學優勢,利用田園美好風光
語文寫作是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通過適當的語文寫作手法表現在書面上的一種過程。雖然農村語文課堂寫作教學中存在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寫作能力差等問題,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農村語文寫作教學中特有的教學優勢。比如農村特有的田園風光。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腳步不斷向前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擺脫以往臟、亂、差的生活環境,開始向整、潔、美轉變,農民也過上了小康生活,民風淳樸的鄉下小農村,展現出一片美好的田園風光,這是農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優勢,是許多城鎮學生不容易看到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農村教學優勢,開展名為“我為新農村而贊”的寫作比賽,讓初中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書寫新農村、新面貌,將農村特有的“衣冠簡樸古風存”“莫笑農家臘酒渾”“采菊東籬下”等自然風光表現出來。
二、強化農村學生閱讀教學,開闊學生閱讀視野
閱讀教學是實施語文寫作教學的前段過程,通過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我們可以有效拓展初中生的語文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到許多教材上不涉及的知識。閱讀教學也是初中生積累寫作素材的必要教學過程,因此,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將語文閱讀教學當作重點來抓,讓初中生在每次閱讀實踐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積累。這樣,學生在之后的寫作教學中才不會發生無素材可用的尷尬現象,從而大大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俗話說“讀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可見,自古以來閱讀就是提升一個人寫作能力的基礎。書籍是學生的精神食糧,但在農村,可供初中生閱讀的書籍并不是很多,所以,應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很好地彌補這一不足,通過將計算機聯網,語文教師可以隨時從互聯網中獲得大量可供學生閱讀的資源。比如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記》等,又如國外的一些知名文學作品《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很好的閱讀教學資源提供給初中生閱讀。初中生通過閱讀這些好書籍,可以獲取更多有效的知識,學習他人更好的寫作技巧,從而大大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比如,教師在教學七年級語文《14春》這一課時,為了讓初中生掌握良好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讓學生找一找文本中的修辭方法,讓學生體會運用修辭方法的巧妙之處。有的學生認為“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句話在文中用得十分巧妙,因為作者朱自清先生在這里運用了巧妙的引用、借代方式,寫出了春風的溫暖。也有的學生認為“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將春風得柔和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此,讓學生各抒己見、積極發言,學生便會領略到寫作手法的獨到之處,在之后的寫作實踐中,學生也會主動運用,提高寫作水平。
三、在寫作教學中開展德育,培養學生寫作素養
除此之外,要想讓學生寫好一篇作文,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對初中生在寫作教學中開展德育。開展德育的目的是加強學生的寫作意識,讓學生本著科學、辯證、公正、正義的精神寫作,杜絕學術造假或在網絡上寫虛假、恐怖的信息,要有良好的寫作素養,否則,初中生走出校園,從事新聞或者其他文字工作,將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因此,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除了應當關注學生寫作技能外,還應當積極重視培養學生寫作素養,讓學生明辨是非,利用寫作能力,為社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總之,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初中生良好的語文寫作能力十分重要。這也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為了提高農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不僅應當把握農村寫作教學優勢、強化農村學生閱讀教學、開闊學生閱讀視野,還應當在寫作教學中開展德育,培養學生寫作素養,進而從多個角度提高農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初中生語文寫作
水平。
參考文獻:
[1]賴業偉.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5).
[2]馬瑞根.淺析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對策[J].大眾科技,2012(8).
[3]王麗娜.淺析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問題研究和寫作能力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1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