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強
摘 要:在新課改的進程中,初中體育重要性不斷提升,家校、師生對于體育課程均非常重視,使體育課程的目標在新課改背景下不斷完善和發展。對初中體育教師進行課堂活動的選擇提出建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活動;創造性
經歷了小學學習的學生,往往在中學時期表現出一種“我擁有很多優點”“我是世界的中心”等現象。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定義為個體的自我中心現象。個體在幼兒時期也曾出現自我中心現象,這兩種自我中心現象的區別在于,幼兒的自我中心是指幼兒很難脫離主觀情感對周圍事物進行理解和評價,例如幼兒對于“你”“我”的概念理解;而中學時期的學生所表現出的自我中心,是指初中生常以為自己認為的焦點也是別人所關注的焦點,例如自己臉上的青春痘,中學生往往高估了別人對于它的關注程度。根據中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體育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
初中體育作為一門新課標所關注的重點學科,它不同于其他課程那樣在室內進行教學,而是主要在教室外進行教學,室外環境不似室內環境那樣容易控制,因此學生在體育課上更容易出現紀律問題。
一、課堂活動要具有目的性,促進學生學習
體育課堂中的活動要具有目的性,這是針對教師而言的。體育課的設置,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制定體育課堂活動的目標時,教師主要應考慮的是教學的課程目標。對于體育教師來說,新課改是導向,課程目標是指引,課堂活動是實踐,教師應采取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學習的方式對其進行教學,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例如,我們要求學生進行立定跳遠的學習,可以先教學生進行蛙跳,以鍛煉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蛙跳,顧名思義,就是像青蛙捕食獵物時那樣靈活一躍。蛙跳的練習對于立定跳遠的學習具有奠基作用,讓學生進行蛙跳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學習立定跳遠。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蛙跳動作的講解時,使用一些能夠活躍氣氛的詞句,“下面我們來學習蛙跳,沒錯,就是學青蛙跳,誰要是學不會,可就連青蛙都不如了。”課程目標有助于教師對活動目的的確定,進而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選擇如何完成這一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從活動中得到學習。
二、課堂活動要具有趣味性,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并不是從教師角度而言的,而是從學生角度而言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讓學生對于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會減輕教師極大的教學負擔。在很多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屬于自己的思維、想法、觀念,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的教學不但沒能取得成效,還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了懷疑。而學習興趣作為學生的引導,倘若能夠被教師激發出來,將會在減輕教師教學負擔的同時,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堂活動的選擇時,應盡量多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同時對體育的學習也更加具有主動性。例如,男生喜歡籃球、足球,女生傾向于羽毛球等,教師可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活動的選擇。對于教師來說,這些運動是為了鍛煉學生相應部位的肌肉、協調性等,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他們在繁重學習壓力下釋放自己的好方法。體育課堂活動應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進行展開,在激發學生活動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達到體育教學的課程目標。
三、課堂活動要具有創造性,引發學生好奇
體育課堂活動的創造性,是針對學生而言的,不過也可以理解為針對師生共同而言的。創造性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進行體育活動,完成體育學習。初中生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體育教師可以根據這一關鍵,進行體育活動的創新。
例如,體育教師帶領全班同學進行“大風吹”活動時,讓學生每人拿一個坐墊圍圈而坐,教師則處在圓圈中心。活動的規則是,當教師說到“大風吹”時,滿足“大風吹”后所跟內容的學生要全體起立互相換位置,如“大風吹,雙眼皮的人”,教師此時撤去一個坐墊,最后誰沒有坐下,就在圓圈中心做十個俯臥撐。一般情況下,學生總會認為教師所描述的就是自己,因此會極力向教師所描述的人所理解。這個活動其實是將兩個活動串聯起來而進行的,卻因為方式新穎,在實際的教學中收到不錯的成果。筆者認為,好奇心同興趣一樣,都屬于能夠激發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所以,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進行課堂活動的選擇。
新課標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在獲得教育知識的同時,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恰當進行課堂活動的選擇。筆者在本文中對初中體育教師進行課堂活動的選擇提出建議,是為了使學生重視初中體育課,從而使教師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許紅梅.以激發興趣為切入點,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J].成才之路,2011.
[2]陳小奇.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有效促進學生參與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