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陳莉莉
摘 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逐漸多樣化。合作學習模式現已成為目前很多學科教學當中主要運用的教學模式之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大力推廣和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凸顯出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教學方法
近些年,新課改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使得高中數學教學的形式及方法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出現受到了教師的一致認可。合作學習是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共同學習、探討、交流和促進,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實現互相協作的優勢,使學生個體優點充分地體現出來。怎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實現合作學習教學優勢的最大化呢?下文就從幾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一、合作學習的含義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起源于國外,是近幾年才在國內教育領域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將學生分成單位小組,使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探討、學習及完成學習目標,和以往教師對整個班為教學對象進行教學的形式相比,更能體現出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和每個學生的個性,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
二、合作學習的表現形式
合作學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依據時間可分成課前、課中和課下合作學習三種形式;依據學習內容可分成自主學習、討論學習及互相提問的合作學習模式。下面就對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較為常用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了簡要闡述。
1.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的模式
此種模式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教師給予的時間內先進行自主性的學習,而后通過合作學習及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達到對新知識內容基本熟悉和了解的目的。
2.在課中進行討論學習的模式
該種模式主要是針對教師的實際課堂教學,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或者話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和溝通,在彼此溝通和討論的過程當中獲取數學知識。
3.在課下互相提問合作學習模式
該種學習模式仍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時間為了能夠有效地強化和鞏固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進行提問與解答,達到有效復習和鞏固已學知識的目的。
三、合作學習在實踐教學當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1.教師應嚴格依據教學內容合理展開合作學習
因為高中數學和初中階段的數學內容相比難度加大了很多,變得更加抽象和繁雜,所以,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在教學基礎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比如在向學生講解三角函數這個知識點時,正確引導學生對不同函數的性質、圖示進行思考,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討論,共同探討出關于三角函數相關的知識要點。
2.教師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應對小組當中每一位成員的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和明確
因為合作學習是在小組組員共同配合的基礎上實現的,所以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要重視對小組組員學習任務進行明確合理的分配。比如在向學生講解數列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組長負責探索數列公式的任務,而小組成員則負責尋找數列求和的計算方法,然后通過小組全部成員的討論獲得最終的數列求和計算方法,然后每個小組選出一名成員向大家表述小組探討的成果。
3.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合作學習成果進行合理的評價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和模式效果都需要教師及時地對其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對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也同樣適用。對于目前高中數學課堂中所運用的合作學習,教師應及時對學習效果進行合理的評價,同時也應對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客觀理性的歸納和分析。比如,在課堂當中35分鐘用于學生的合作學習,預留出10分鐘給教師對此堂數學課的實際教學成果做出簡要的分析與總結,也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表現及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和分析。評價這一環節與合作學習模式是不可分離的,所以應充分地重視起來。
4.教師應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當中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
現階段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使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應在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想要使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切實有效地發揮其作用,教師的正確引導和組織必不可少,因此教師應加強引導能力和組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不斷提高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水平和實踐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喬杉.高中數學問題意識培養與教學改革[J].成人教育,2013,8(9).
[2]張忠.學校實施合作學習的思考[J].甘肅高師學報,2015,6(1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