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桃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我國現代教學發展改革的重要工程之一。在小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如何有效利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式方法,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效率,是當前的主要研究任務。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正確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讓數學思維教學的價值有所體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教學方式
由傳統的教學理論實踐可以看出,數學思維的教學在我國小學階段教學環節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逐漸發現小學數學中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對于小學數學課程的認知,從而在日常學習訓練的過程中實現數學思維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之后的數學學習中建立正確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完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思維環境,讓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思考,面對數學問題要積極地研究并探索其解答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于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數學思維的培養教育是非常有價值的。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學生在小學階段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干擾的,尤其是其他學生或者家庭問題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和認知。有一少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一定的天賦和學習能力,教師就應該第一時間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通過不斷的訓練和引導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也應該利用其個性特點建立正確的數學思維培養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脫離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死記硬背,而依靠自身靈活的數學思維來完成數學學習。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維培養來說,還存在著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但其價值對于小學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體現和培養措施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和學生對于數學思維的建立大多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點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在日常學習中將數學解題技巧和數學基礎知識進行緊密的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數學思維的培養,不能僅僅是針對學生的解題考試等進行教學,而應針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教學,這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第二點是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素質和人文素養。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的反思能力和利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數學思維培養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這樣的能力,同時具備很優秀的發展思維,也就從根本上提升了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要想真正普及數學思維的培養方式,就必須嚴格按照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進行教學方式上的改良,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針對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培養的實踐措施:第一點是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整個學習過程中支持自己不斷努力的最基本能量,教師可以做好自身的引導工作,但這并不能長期影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態度,要想保證學生對于小學數學課程的持久努力和刻苦認真,就必須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找到符合自身的興趣發展點,通過數學學習來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將數學思維的培養潛移默化地實現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從傳統的被動接受教育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第二點是從學生出發,科學化多元化地設計課堂教學問題。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很難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找到展現自己能力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和數學思維培養,教師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重點強調課程內容的設計,讓數學課堂中的提問變得更加有價值,更加有研究性,讓學生可以通過研究達到思考的效果,最終實現數學思維培養的意義。第三點是針對傳統教學模式上的改善,也就是師生之間的關系要協調。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強勢地位,對于學生大多是命令式教育,這樣不僅扼殺了學生的發展機會,還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必須將師生之間的關系進行妥善的協調,讓學生有更加寬松的學習空間。
總之,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高速成長的階段,教師應該有效地利用學生這一階段的特性,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在日常學習中培養自身的數學思維,為將來的學習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波.淺析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1(8).
[2]王世德.淺談低年級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