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鋒
摘要 敘事教學法是一種關于語言教學的新思路或者新方法,主張從敘事的角度去組織英語詞匯教學,將詞匯教學敘事化、故事化。敘事教學法在護理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將詞匯教學上升到敘事語篇層面,讓詞匯學習情境化和語境化,能夠更好地改善高校護理英語詞匯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敘事教學法 護理英語 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75
0引言
隨著認知科學的興起,敘事不再局限于文學領域之中,逐漸被視為人們的一項認知活動,敘事可以刺激和加強人們已有的認知圖式;在敘事的過程中,通過理解、推理等心智活動,人們也可以重構對世界的認知。敘事鍛煉了人們的認知能力,交際能力和創造力。敘事給予了外語教學新的思路:不僅為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供了有效方式,也給予了教學過程新的啟發。在敘事熱的背景下,萌發了敘事教學法:以敘事形式為中介,將認知科學(尤其是認知心理學)和敘事理論研究成果服務于外語教學,力求更全面更有效地發展外語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熊沐清,2010)。本文試圖將敘事教學法與英語詞匯習得相結合,探索敘事教學法如何指導護理專業英語詞匯教學。
1敘事教學法與二語習得
敘事教學法是一種認知教學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法只關注外語學習時母語的負遷移,敘事教學法強調二語習得者有較強認知能力,可以利用這一優勢促進外語學習。敘事教學法主張在外語教學中運用敘事化手段,將教學的某一過程及教材(一篇課文或一段材料、一個語言點、一個語法或語言教學項目等)盡可能以敘事的形式設計和呈現,營造出一個真實的情境或可能世界使學生在身心方面最大程度地投入學習情境(熊沐清,2010)。這種生活化、情景化、藝術化的學習情境,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敘事的過程也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師教學敘事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教學材料進行敘事加工,使學生和自身的實際經驗相結合,產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認知建構起到促進作用。此外,敘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敘事,也可以是學生個人的敘事或者學生之間的集體敘事。作為一個言語事件,敘事活動的開展就是講述者與聽講者的主體問性的發揮和互動(鄧達,2010)。學生在敘事的過程中,原有的圖式和概念不斷重建,同時,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情感,促進其對新知識的理解吸收。敘事教學法作為一種方法論,不僅可以運用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對學生的課外自學起到指導作用。
2護理專業英語詞匯教學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沒有語法,只是不能表達很多東西,但沒有詞匯人們就不能表達任何東西(D.A.Wflkins,1972)。詞匯教學是最基礎的語言教學之一,護理專業詞匯教學也是語言教學的一種。比起普通詞匯教學,護理專業詞匯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更高,更需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2.1護理專業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傳統的詞匯教學,由于受到索緒爾詞義任意性的影響,認為詞語(能指或語音形象)與意義(所指或概念)之間沒有什么內在的聯系,兩者之間的關系完全是任意性的。部分教師很少關注詞義的認知演變,在教學時大多采用詞根詞綴教學,由于詞匯和詞義之間沒有邏輯聯系,學習詞匯只能靠死記硬背,脫離了使用語境,導致詞匯學習成為了學生的一大難點。筆者對本校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護理專業的學生大多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學生雖然想學好英語,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導致學習效率很低,對英語學習特別是詞匯學習感到非常困難。此外,大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不能做到感情投入,只是為了過級而學習,缺乏有效的語言輸出,單詞記憶機械化,記住的新詞很容易遺忘。教師雖然知道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但是傳統課堂很難做到這一點,結果惡性循環,導致學生越發沒有興趣。跟普通詞匯相比,護理詞匯是護士日常工作中使用的術語,專業性強,外來詞多,比起日常用語發音更加復雜,很多詞日常使用頻率較低,新詞較多,涉及到生物、化學多個領域的詞匯,詞和詞之間缺少規律,很難依靠詞性詞義掌握理解,比起普通詞匯更難記憶,對護理詞匯的教學要求更高。
2.2護理專業英語詞匯特點
護理專業詞匯屬于醫學詞匯,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醫學詞匯有一部分從普通詞匯演變而來,但是和普通詞匯的意義已經截然不同,如labor分娩,arrest心臟聚停,period月經,attack發作,colon結腸,pupil瞳孔,radio放射。75%的術語源于拉丁語和希臘語,它們大多是合成詞或者派生詞,有很多共同的詞素,包括詞根、前綴、后綴。以cardio為例,在希臘語中表示heart心臟,它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有差不多150個醫學詞匯都和cardio有關,如cardiogram,cardiomyopathy,cardiotomy等等。還有一部分常用詞匯是縮略詞匯,如RBC(red blood cell)屬于首字母簡寫,Hgb由hemoglobin縮寫而來,flu是influenza的縮寫。此外,還有一部分術語來自人名、地名和神名,比如Mediterranean ane-mia,地中海貧血。這些詞匯類別眾多,離開了使用語境很難有效理解記憶,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護理詞匯教學的敘事化
敘事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敘事,通過故事、采訪等形式講教學材料、內容敘事化,再通過敘事展示知識點。在進行護理詞匯教學時,就需要教師將專業術語敘事化。敘述的內容(故事等)應該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有沖突和高潮,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參與敘事并投入感情。教師也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去處理敘事材料,自己創造故事情境。
3.1敘事教學法與護理專業詞匯教學
使用敘事教學法教授護理專業詞匯具有明顯的優勢,雖然護理專業學生大多年齡超過了語言學習的最佳接受年齡,在英語習得時有較強的干擾,但是他們普遍認知水平較高,并且熟悉護理專業知識,使用敘事的方法重現護理場景,可以讓學生和平時的護理操作技能相結合,讓學生重新回憶起熟悉的心理圖示,學生可以調整重構自己原有的心理圖式。和日常操作相似的場景重現會給學生帶來情感共鳴,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將新的詞匯和熟悉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護理專業詞匯的特點也讓學生的敘事充滿各種可能性,在敘事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發揮創造力,結合護理詞匯的來源特點將專業詞匯和普通詞匯、醫學故事以及日常操作聯系起來,構建出不同的可能世界。運用敘事教學法也可以幫助學生合作學習,學生敘事的過程就是一種協作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相互敘事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日常的專業操作情景,通過交流,學生可以獲得有效的反饋重構知識結構。
3.2教學過程的敘事化
教師使用敘事的手段導入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和護理專業有關的故事,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在講解護理過程的詞匯時,教師可以敘述一些日常病人護理中的趣事,教師也可以對導入的故事設置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和新詞匯有關的問題,從而引出新的術語詞匯。在講解詞匯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將新詞匯和本身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改編成小故事,可以利用采訪、戲劇或者小品等形式,誘導學生投入自己的想象和情感,最后,讓學生分組講述故事或者進行角色扮演,由教師和其他小組進行評判給予反饋。課后,教師應該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將某些術語敘事化,如:運用特定的詞匯改編故事,改編教師講述的故事,運用新詞敘述自己專業操作時遇到的奇聞軼事。
3.3教學材料的敘事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專業詞匯,可以根據詞匯的特點,以敘事或者故事形式呈現給學生。在講述由普通詞匯衍生的術語時,可以結合詞義的演變還有護理專業知識,編成一個小故事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將術語和日常熟悉的意義聯系起來。比如:Period在醫學術語中詞義為月經期,基本義為時期,教師在講解時,就可以將詞從原型意義到引申義發展的故事展示給學生,告訴學生Period這個單詞的詞義發展史,它是如何從時期轉變為月經期的。這樣也符合原型記憶模式,有助于學生同時理解詞的基本義和引申義而不引起混淆。遇到派生詞時,可以根據詞的語素,將詞根詞綴相同的一系列詞匯聯系在一起,要求學生集體合作,模擬真實的操作環境,將詞匯敘事化。遇到同類型詞匯也可以這樣處理,比如醫生統稱doctor,具體分還有內科醫生physician,外科醫生surgeon,婦科醫生gynecologist等等,可以將這些同類詞匯串聯到一起編成故事展示給學生。
4結語
通過敘事教學法教學,可以使詞匯教學做到情景化,生活化,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之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敘事教學,利用形式不一的交流活動,形成和諧的教學場,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這個教學場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導學生集體合作,投入積極的情感,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給予學生積極的教學反饋。學生在掌握專業術語的同時,也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提高了想象推理能力。同時,敘事教學法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與時俱進,學習掌握新的護理專業術語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做到豐富教學形式,使教學藝術化、生活化,才能幫助學生進行語言表達,做到有效的語言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