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業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非常重要,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素養和學習能力。本文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情景化以及游戲化等模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做到將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全面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并通過對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激勵,從而促使小學生汲取數學知識的愿望能夠更加強烈,與此同時也保障了小學數學的教學事業可以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其所具備的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邏輯性、系統性及抽象性比較強,而小學數學教學對象為小學生,雖然其具有較強好奇心,然而想象力及理解力仍舊比較差,所以,在當前小學教學過程中有一定矛盾存在,即學生特點與數學學科特點之間存在的矛盾。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這一矛盾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比較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對學生好奇心較強這一特點進行運用。在學生具有較強好奇心基礎上,則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便能夠產生較濃厚興趣,具備較強學習興趣基礎上,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從而可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可使實際教學及學習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得以較好解決。另外,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數學水平比較差的學生可提升自身水平,并且能夠使其自信心得以增強,可更好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可使良好學習習慣得以形成;對于數學水平比較差的學生,通過培養其學習興趣,可使其能夠不斷提升自我,不斷發展,從而使其數學水平及能力得以更好提升,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二、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
1.創造平等與愉快的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本來是“教”與“學”的結合,師生關系融洽,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益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在課堂實踐中要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真誠的像朋友一樣交心,像伙伴一樣合作,像兄弟一樣信任,全面了解學生的心里想法,讓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隔閡,建立一種平等的和諧的課堂氛圍,讓老師更輕松的授課,讓學生更愿意聽課。解決了學生心里上的抵觸,愉悅了學生心境,沒有了心理上的壓抑,學生就可以自由的“想、問、討論”,而這些只有在師生感情融洽得前提下才得以實現。例如:在三年級講解“圖形的運動”一課時,我在課前準備了三角尺、長方體小木塊、鬧鐘等道具,大家看到了講桌上的道具都很好奇,這時帶著大家的興趣我提出幾個問題:(1)畫出鬧鐘五秒鐘內秒針的移動圖形;(2)畫出長方體小木塊不同的擺放位置圖形;(3)畫一個三角尺的花瓣圖形;看著大家開心的畫出他們的作品,此時,我宣布開始今天的授課時,大家都很期待他們所畫圖形的意義,對接下來要教授的課堂內容充滿興趣,主觀意識上也接受了這種思維授課模式,鼓勵了學生從心里上由被動授課變成了主動聽課,強化了學生想要了解知識的決心,因此,學生對這堂課的教學內容也收獲頗豐。通過這堂課我們可以得知,教師的授課方式可以有很多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將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如:老師可以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惟妙惟肖的表情,把學生凝聚到自己的周圍,和同學們共同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產生“教”與“學”的共鳴等等。
2.采用疑問式學習思路,鼓勵學生練習創造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啟發式教學的黃金時機,任何一種恰當的點撥,都會讓學生瞬間獲得思維的驅動。采用疑問式的數學學習方式,對于小學階段的興趣培養,對于學習興趣的調動,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例如,在數學學習中,可以采用數字游戲的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在練習中創造新鮮的方法,嘗試正方向推理和反方向推理。在這個過程中,疑問是引導,練習是過程,創造是結果,學習的興趣就會在練習的過程中萌發,在學習成果中鞏固,從而使整個學習過程富有層次性。
3.挖掘教材內容的趣味因素,培養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教學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課堂教學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教學,變“苦學”為“樂學”。小學數學教材中充滿著豐富的激發學生興趣的因素,教學中要善于挖掘這些因素并利用這些因素為教學服務,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新課改新教材的一大特點是將教學內容融入一個個情境中,我們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插圖、故事等創設情境,啟發學生觀察、想象,寓教學于娛樂之中,使兒童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學習興趣不斷增強。
4.創設主動參與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參與的樂趣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重的心里,在課堂中可以發動學生動手實踐或親身制作簡單學具等活動,引導學生思維走向,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例如:在學具制作過程中,可以實施分組制作,每組設定任務目標,并根據老師提供的圖片實例作為參考,允許學生在制作上拓展思維,利用制作出來的學具畫出各種圖形。通過實踐操作活躍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是提高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讓學生體驗到參與制作的樂趣,同時,它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發現問題,通過自身的探索后獲得成功,體驗到參與之樂。
5.生活化教學
小學生對數學知識認知水平有限,學力水平不高,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難以快速對書本中的知識產生了解和記憶。不僅如此,由于課本中的一些知識點的描述比較卡通化,和實際生活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出現錯誤。比如加減法相關知識點,就通過小動物買賣水果的行為進行描述,但是在學生的認知中小動物并不會買賣水果,這就會引起學生認知出現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構建,通過生活實例對教學內容進行描述,繼而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
6.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游戲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可使學生在歡樂氛圍中進行學習,可使其更好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可使其對數學知識內涵更好進行體會。對于數學游戲而言,其具有較強直觀性及趣味性,與小學生年齡特點及心理發育水平比較符合,可使學生個性需求得到較好滿足。另外,數學游戲具有多種多樣形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使其思維更加活躍,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7.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具有活潑好動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依據學生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多媒體進行合理運用,從而使學生興趣得以提升。在利用多媒體基礎上,可將教學內容有關的一些文字、圖片以及音頻與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從而可使教學內容生動性及形象性得以增強,在此基礎上學生可對數學知識更加直觀、清楚地進行認識,更好進行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提升興趣。另外,教師可對新媒體進行運用實施數學教學,通過對微信、微博等一些網絡交流平臺進行運用,可將趣味性比較強的一些問題及信息向學生進行推送,可使學生對問題表達自身觀點,從而可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從外部環境上促進,更要從內部管理上促進,如此,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許文軍.如何培養小學數學學習興趣[J].祖國.2017(04).
[2]梁小玲.如何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8).
[3]陳菊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 學周刊.2016(17).
[4]武玉桂.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若干方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