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月
摘 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基礎。本文就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定義、種類界定和當前開展收集整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對策措施等提出一些思考。
關鍵詞: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思考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家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基礎。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中,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大力弘揚和發展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充分發揮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開展富寧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談一點意見或建議。
一、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指由特定民族或者特定區域的群體世代相傳,反映該民族或該區域群眾歷史淵源、生產方式、生活習俗、觀念形態、民族宗教信仰及其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特征的文化表現形式?!对颇鲜∶褡迕耖g傳統文化保護條例》將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概括為“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文學、詩歌、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具有民族民間特色的節日和慶典活動、傳統的文化藝術、民族體育和民間游藝活動、文明健康或者具有研究價值的民俗活動,集中反映各民族生產、生活習俗的民居、服飾、器皿、用具等,具有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設施、標識和特定的自然場所,具有學術、史料、藝術價值的手稿、經卷、典籍、文獻、譜牒、碑碣、楹聯以及口傳文化等,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及其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藝,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制作技術和工藝美術珍品,其他需要保護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等九個方面的內容??梢允钦f內容豐富,民俗薈萃,風情獨特,各具特色,底蘊深厚,浩瀚如煙。
二、開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存在的問題
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資源雖然豐富,但傳承方式具有“口傳心授,人在藝在,人亡藝失”的脆弱性。當前,受到現代化進程中多元文化的沖擊,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不斷消失或失傳。近年來,雖然加快了收集整理工作步伐,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收集整理工作的開展。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部門職能作用沒有發揮好。當前,從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的部門看起來很多。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能夠獨立開展工作的部門沒有幾個,大多均為掛靠部門,沒有獨立的事務處置權,導致部門的職能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2.人員隊伍匱乏。一是人員缺乏相應的專業文化知識和從事民族文化工作的意愿;二是人員缺乏相應的生活閱歷、工作經歷和文字功底,缺乏對工作的研究;三是人才斷層嚴重,新進人員得不到傳幫帶;四是缺乏各民族人才特別是苗族和彝族。
3.缺乏經費支撐。一是沒有建立長效的財政補助機制;二是沒有專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工作經費;三是對已經取得的成果經費補助標準不統一,補助差距較大。
4.工作開展不平衡。由于人才匱乏、缺乏經費等因素,對民族民間文化收集整理工作開展不平衡,甚至有的領域還沒有涉及。
5.收集方式單一。當前,收集的方式主要調查,現場聽取記錄,過后整理出成果,錄音、攝像、拍照等現代化辦公手段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加快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的建議
面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存的脆弱性,首要的問題是搶救,搶救的前提就是收集整理。因此,加快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1.在管理規劃上,要進一步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強化監督,督促部門按職能開展工作;要加強部門編制、人員的配備,在一定時期保持隊伍的穩定特別是領導班子的穩定,確保有人做事、能做事、做出事;要制定好工作規劃,明確短、中、長期工作任務,按規劃開展工作。
2.在輿論宣傳上,要通過標語、會議、網絡、宣傳牌等形式,宣傳國家、省州有關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的規定,讓社會各界深刻領會收集整理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提高全社會對收集整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重視、關心、支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工作氛圍。
3.在人員配備上,要從專業、閱歷、熱愛等角度來考慮人員配備,將熱心民族文化研究、熟悉民族風俗、具有一定閱歷和文字功底的人員調整到收集整理工作崗位上來。同時,要聘請熱心于民族文化研究的退休干部參加收集整理工作。要制定政策措施,從待遇、激勵機制、經費保障上來保持人員隊伍的穩定,對工作成效顯著的人員要給與必要的獎勵,以吸引更多的人員參與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收集整理。
4.在經費保障上,要探索和建立財政劃撥、部門自籌、社會捐贈為一體的保障機制,一是要建立財政性補助機制,建立合理均衡的預算性補助,確保部門正常開展工作;二是要面向市場,確定收集整理項目,通過向企業、知名人士等籌集資金,開展工作;三是引進文化傳媒公司,依靠市場運作,參與收集整理工作;四是要建立成果性經費補助機制,對已經取得的成果,經縣內相關部門審驗合格,解決一定經費給予出版,供給社會開發利用。
5.在工作方式上,要建立部門協調配合機制,促進工作的開展;要突破一只筆、一本筆記本的傳統方式,采取錄音、錄像、拍照等現代化辦公手段,擴寬收集渠道;要全面開展收集工作,對條件具備又有能力整理的,要及時整理出版,一時整理不了的,要歸檔保存,待條件具備再整理出版;要將收集整理任務排給各民族學會,依靠各民族學會力量開展收集整理工作。
總之,收集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整理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們要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理論指導下,牢牢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形成部門聯動、社會各界參與的格局,扎扎實實推進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讓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在傳承與保護中發揚光大,在民族文化的創新發展中創造輝煌。
參考文獻:
[1]牛文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2004,06.
[2]姜愛,李永誠.恩施州旅游開發與傳統文化保護的互動關系研究,2009,02.
[3]石奕龍.淺談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若干問題,2005,01.